嶺南仨人 作品

第一百八十章 意外收穫


 而東南亞地區就更不用說了,別說五百米了,就算是地下一百米以下都很少見。


 洪沙瓦底的採礦技術在東南亞各地,也只能開採最表層的富礦。


 因此開採深層礦,就成為了智人公司實現資源自給的另一個手段。


 別看現在表層和淺層沒有發現大礦,但是隻要向下挖掘,肯定存在很多沒有被人類發現的深層礦脈、超深層礦脈。


 甚至如果技術足夠強大,什麼稀有金屬和黃金之類,在地幔和地核中有一大堆。


 前提是可以開採得上來。


 地幔地核的資源,智人公司暫時不敢想,但是地表到地下一萬米之間的地層,智人公司卻非常有想法。


 至少新式採礦技術,開採地下兩三千米的礦脈,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開採成本也不會太高。


 現在制約新式採礦技術推廣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保密問題。


 另一個則是勘探,畢竟鑽一個地層成分分析井,所需要的費用,會隨著鑽井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第一個問題暫時沒有辦法解決,畢竟智人公司一天不登頂,這些技術就必須保密下去。


 但是第二個問題,近期卻獲得瞭解決。


 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在生物侵蝕技術上。


 具體操作也非常簡單,直接用非常細長的超硬質頂針,通過炸藥發射,直接插入地層中,形成一條細長的通道,緊接著微通道中注入一定的侵蝕細菌即可。


 這個技術可以開出超大口徑的鑽井,就算是超深井,用這個技術一樣可以輕鬆挖掘到兩三千米的深度,而且成本非常低廉。


 航天基地這邊是技術還沒有來得及更新換代,而地質和礦物勘探隊那邊,現在已經用上了這種新技術。


 另外這種技術也可以搭配綠傘系統,不需要進口大型的鑽井設備,就可以開出超深井和超大井。


 畢竟大型鑽井設備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大規模進口不划算,也容易被外界分析出在大規模採礦或者採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