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 作品

第三百二十章 正式收徒

所謂六禮束脩,即古代行拜師禮時弟子贈與師父的六種禮物。

分別是,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臘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釋為十條幹肉。據《禮記·少儀》記載:“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

鄭玄注:“束脩,十脡脯也。”

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論語·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待李泰獻上了六禮,張拯撫摸著他的頭頂,諄諄教誨道:

“青雀,爾既入我門下,首要知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二要明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

三要懂處事之要: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如此,方不負你我師徒一場。”

張拯訓完話,李泰再拜,回道:“謹遵老師教誨,泰必不負師恩。”

張拯訓完話之後,拜師禮其實已經算是完成了,兩人正式有了師徒之名。

接下來就是最後的兩道小程序,隨著李世民的示意,便有宮人在香案上放上一個銅盆。

這一步叫淨手淨心。

學生行過拜師禮後,要按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到水盆中“淨手”。“淨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乾。

洗手的寓意,在於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希望能在日後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李泰按照張拯的要求,洗完了手便跪坐在香案前。

又有宮人端上了硃砂與硃筆,張拯便取過硃筆,在硃砂之上輕輕一抹,然後朝李泰的眉心點去。

李泰的眉心上便多出一枚紅點。

這一步叫硃砂開智,硃砂開智也叫硃砂啟智或硃砂點痣,是拜師禮中最後一程序。

因為“痣”與“智”諧音,硃砂點痣,取的其實是“智”的意思,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