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 作品

第三百零五章 君臣論學

除了時間上和形式上,確實很相似。時間上,一個是在半夜,一個是在中午。

而形式上,一個是剛祭祀完鬼神,一個是剛擺脫了鬼神的夢魘。

“這,此事與朕,有何關係?”

張拯一番話說出來,直接把李世民問懵了。

史記一書,李世民自然是熟讀了不知道多少遍。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賈生徵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所以,這件事情李世民自然知曉,只是二者之間有何聯繫?

難道其中還有自己不知道的說道嗎?

張拯昂首而立,不卑不亢的回道:“倒也沒什麼關係,臣只是想問陛下,不問蒼生問鬼神,何也?”

“不問蒼生問鬼神。”

這個典故李世民自然是不知曉的,畢竟此詩原作者李商隱的祖宗還不知在哪個犄角旮旯呢。

但是絲毫不影響李世民感受到張拯這句話之中的勸諫之意。

而張拯,把這個典故拋出來,自然也是有深意的。

歷史上的李世民,因為迷信鬼神之事,欲求長生,五十多歲就把自己玩嗝屁了。

讓他早點知曉鬼神之事,把精力放在治國上面也是好事。

再者,張拯的學問,還得取得李世民的重視。

如今書院初創,張拯卻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用書院來傳播前世的那些學問。

而是將這些學問單獨傳授給李泰一人。

一來是因為書院的底子太薄,書院學子的基礎知識良莠不齊,根本達不到傳播這些知識的基礎。

二來也是因為李世民,任何一種新學問的面世,沒有當朝統治者的支持,是沒有辦法成為主流學說的。

就算短暫的在人群之中流傳,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諸子百家之中的儒家與其他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今的百家學說,儒家因為當初有了武帝的支持,發展到大唐,已經成為了思想學術的巔峰學說。

而其他家,大多已經消散在歷史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