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 作品

第七十二章 三問三答 世民知錯

    大唐,不該是這樣的。

    至少張拯想象中的大唐,不應該是這樣的。

    君聖臣賢,民富國強才是大唐的正確打開方式。

    “呵呵,你還有大用,朕可捨不得,畢竟,這一次也只是動動其皮毛,還傷不到其筋骨。”

    李世民冷笑了一聲,算是回絕了張拯要親自執刀的提議。

    “承蒙陛下厚愛,微臣必定為大唐拋頭顱灑熱血,雖死而不改其志。”

    張拯適時的表了一波衷心。

    “慢慢來,朕還年輕,你年歲還小,朕有的是時間等你成長起來。

    朕真的很希望你能輔佐朕,輔佐承乾,為萬世開出來一個太平之基業。朕,真的很期待那一天。”

    李世民緩緩的說道。

    “臣,必然不負陛下厚望。”

    張拯也緩緩的回了一句。

    君臣二人結束了談話,因為,圜丘天壇到了。

    圜丘,顧名思義,便是一座圓形的山丘。

    在圜丘祭天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周天子祭祀昊天上帝,便是在此了。

    此時的圜丘,對比西周時期的壘土為壇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而是以數噸重的青條石,輔以青磚砌成。

    以條石砌成的圓形祭壇,經過多年的風吹日曬,呈現出一種古樸的青白之色。

    還未走近祭壇,一股厚重的歷史感便撲面而來。

    隨著禮官唱名,場面逐漸的安靜下來,一股莊嚴肅穆之感油然而生。

    所有人的心裡都生出一種名叫敬畏之心的東西。

    主持整個祭天禮儀的禮讚官是孔穎達。

    孔穎達,出自曲阜孔家,乃是至聖先師孔子第三十二代孫。

    與李承乾的老師陸德明,帝國宰相房玄齡,已經去世的杜如晦,許敬宗等人並稱為秦王府十八學士。

    李世民的鑾駕至祭壇下,所有人便止步。

    非君王不得祭天,其他人自然是沒有資格踏上祭壇的。

    大太監王德為李世民整理了一下頭上的冕旒和身上的弁服。

    太史令李淳風走上前來,依舊需要燒龜甲以噬卜。而在噬卜前,還需要先焚香。

    李淳風點燃三支巨大的神香,遞給李世民。

    李世民雙手接過,對著祭壇一揖,然後將神香插入了祭壇前面的青銅方尊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