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三)

    太子不知其意,只得如實答道:“本王一直無恙,這是沈總管多想了。”

    盧信忠笑道:“那便好。不過方今的新政出了一些亂子,皇上雖下了旨意,但也是怕下面的人搞砸了,憂國之心溢於言表。陛下已將權柄交與您了,還望殿下可以斧正時局。”

    “斧正?”太子無奈地大笑道,“此事全使晏參政操持,本王年紀輕輕,不昧國政,如何指點得了?”

    “唉,此話不能這麼說,”盧信忠道,“殿下英明睿智,日後將繼宗社大業,只要定策,他人怎敢妄議?”

    眼瞧著太子的臉色有些變白了,盧信忠便繼續煽風點火:“不是奴才多嘴,晏相如今已走火入魔了。他的手段是極為高明的,只可惜掌握不得火候。萬一敗壞了大事,逼得陛下無辜受了連累,恐怕還得下詔罪己。您是最敬愛皇上的,應當勸勸他才是。”

    “盧公公,要是勸不動呢?”藍淵不說一句客套話,直截了當地問。

    盧信忠轉了轉眼珠,連忙說道:“奴才不過是一介宦寺,論見識遠不及朝中的諸位大臣,凡事真不敢妄說太多。但諸位辦事,都必須要忠心於皇上,這點準沒有錯。最主要就是保護皇上,不讓聖駕受累,得個不好的名聲。”

    太子只聽出他的推託之意,心中大為不快,只好草草回答:“不錯,忠孝乃是立身之本,萬不可勞聖心擔憂。”

    “好了,奴才該說的都說完了,不宜久留東宮,這就告辭。”說罷,盧信忠即刻起了身,太子便命人送出宮外,自己只是目送著他遠去。

    “來這裡說了一堆沒用的話,真不知沈總管什麼意思!”太子回到書房,輕聲罵道。

    “其實不然。”藍淵笑道。

    “怎麼?”太子的眉毛忽然一皺,他趕忙示意藍淵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