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

    知府聽罷,登時放下手中的瓷勺,皺起眉來:“你的話的確有理。但陳監學連山東有無巡撫都不知情,對地方政制全然不通,必然看不透我們這裡的時勢。怎敢現在去指望他?”

    “可您也說了,陳侍郎是個聰明人物,他隨您一到曲阜,看看學田,立馬就能明白了。您可注意他的神色,一旦發覺異樣,即趁機進言,勸他莫要行嚴酷之政。”

    知府卻直搖頭:“他身邊兩個書辦緊緊跟著,我怎敢與監學明講?”

    心腹怔了一會兒,忽然一拍腦袋:“小人有主意了!”

    “快說!”知府一激動,湯水也灑到袖口裡了。

    心腹瞪圓了眼睛,向兩旁瞧了瞧,示意此事不可聲張;知府心領神會,即從桌邊撕了一張紙條下來,令其自寫。

    在燭火的映照下,只見心腹揮手寫了片刻,向知府比了個手勢,便將紙條一折,遞與了他;後者同樣不出一聲,把紙條默默地塞入懷中。

    外面還有鳥雀在屋簷上叫,而書房的燈已然熄了。

    到了次日,果然是一個風清氣暖的日子。書辦們一大早就催促著陳同袍起床,慌慌忙忙地啟了程,到曲阜縣甚至才及辰初。

    “到了!”知府在一座四四方方的院落前勒住了馬的韁繩,回頭與陳同袍道,“陳監學,這裡便是曲阜的縣學了。”

    眾人一齊下馬,抬頭看時,能窺見院子裡的規模並不算大,門外也只有幾株零零散散的枯竹,幾堵不過兩丈高的石牆,沒有刷過,還有以往掉漆的痕跡。

    “知府大人,這堂堂聖人之鄉,竟連縣學都搞得如此落魄!”兩名書辦並未隨著二人進去,反而立在門口指指點點,牢騷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