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

    一、其人必光明磊落,敢於直言,不得為損人利己之事;

    二、其人當精通一術,無論文武;

    三、其人不得違法犯律,以誤書院之前程。

    朱澈覺得合理,即獎賞這幾名鎮圭心腹,令他們現在執行。

    但王鎮圭並不打算為了那幾個賞錢就消停了。他暗使兩名心腹散出怨言,嫌朱院長的獎賞太過寒酸;待鬧出風波來,自己又充當好人,罵這群心腹得寸進尺,因此大吵一架,弄得他們都想撂挑子了。

    朱澈大為惶恐,召王鎮圭來想法子。鎮圭便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那群士人心高氣傲,有了這天大的功勞,是要鬧個底朝天了。他們無非是要謀職,是想進參事僚。但僚裡多是德高望重的前輩,把他們硬擠下去,太過不妥。不如增設參事兩人,以安撫之。”

    朱澈拈著鬍鬚,頷首道:“為了不寒後進者的心,有必要這麼做。但宋副院長還在經歷司,等他回來我們商議一下。”

    “宋先生厭煩議事,在經歷司已經夠他受的,如再急於召他,更會引致他的反感。不如我們議好了,之後知會他一聲罷了。”王鎮圭心裡咯噔了一下,眼睛眯成一條細縫,生怕朱澈看出他的心思。

    朱澈也不留意,直直地看著前方:“那就召集諸公,改革參事僚。”

    書院接二連三的大動作,自然會招來巨大的爭議,王鎮圭並非意識不到這點。當然,對於書院那幫整日吟詩作對、自詡救星的文人墨客,他是一點興趣都沒有,更不用提聽取他們嘈雜的意見了。王鹽課唯一忌憚的,就是掌管經歷司的宋章。

    他為了博得宋章的信任,每次在路上撞見,都要下轎行禮,作個三五遍揖方算罷休;在衙門內,則將自己所批公文的內容一一註明,防止耗費宋知事過多的精力。這般眼花繚亂的作秀作下來,的確讓宋章對他大為改觀,覺得‘這不愧是朱院長的知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