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一)

    夏元龍起身厲斥:“衛兄,鼠目寸光委實要不得!今日冤死這三十人,日後則必將保全千千萬萬的百姓受萬世之澤,兩黨鬥得越亂,我們的改革就能進一大步!”

    “拿那些冤死的百姓做書院的賭注,我不會幹這樣的事情。”衛懷目光裡透露出的果決剛毅,叫人望之生畏。

    夏元龍不予理會,走到樓梯前,回身和衛懷道:“就算死百人、千人,只要能對‘改革’兩字有利處,那夏某都在所不惜!”說罷,便憤憤不平地離開了。

    衛懷望著眼前的一切,似乎不敢相信。他一個懷著救國之志的書生,從來是心向光明,做一個正人君子的。但哪裡想到,會捲入黨爭這駭人的漩渦中?萬陸兩黨權傾南京一域,柳黨則操縱著生殺予奪,皇權高不可侵,改革似乎得不到任何當政人物的支持。不錯,自己有著民心,但這是觸動不了什麼的,他們還可以得意逍遙,還可以維持現狀,還可以昏昏入睡。改革的道路曲折得太多了,衛懷一度覺得自己是白費功勞,只會給現有的苦難增磚添瓦,讓它愈加壘高。

    他遠眺書院高聳的白牆,那像是永遠翻越不過的。衛懷停步,繼續陷入沉思。

    夏元龍完全不這麼想,他只是對衛懷又一次失望了。因他自己是如此精明強幹,以致事無鉅細,皆須過目,而衛懷不費一勞。儘管有人藉此行過挑撥離間之事,但元龍絕不會對此產生任何看法。他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對衛懷救國匡民的赤心毫不懷疑,所以一次次的相信衛懷,一次次的推心置腹,然卻迴音寥寥。

    雖然這回吵得很兇,但夏元龍還是固執己見:自己是為了百姓奮鬥的,不僅僅只因他衛懷。他也毫不氣餒,立即想出了一個勸衛懷的辦法:去找葉永甲。

    剛處理完一件大冤案的衙門顯得死氣沉沉,元龍悶悶地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