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一)

    寓所已定,公事漸疏,葉永甲正要好好歇息一陣,卻在府內接到了一封書信,看似不甚起眼,猛然揭開一看,竟是萬和順親筆之書,遞到此處來的。葉永甲早就聽衛懷說起,知道這萬和順是多不好對付的人,不禁駭然變色。

    虧他有過和盧德光周旋的經歷,便不致於慌張,慢慢地讀著信:

    ‘建康郡王萬和順與汝眾官書曰:承蒙天子洪福,天下寧平,地方俱治。今歲蓋逢上天有福,南京大稔,以致時政康安,吾亦因之歡欣。故於舍中設泰平之宴、擺樂聞之曲,請諸位共享盛事。特致知府、六部長官、都察院御史、大理寺卿等,俱於後日前來,莫負本官之望。’

    葉永甲讀罷,很明白這萬和順的心思。如此大張旗鼓地設宴,不過是為了試探他這個一方長官的底細而已。此刻他雖有萬全的準備,但一想面對的將會是這等人物,便不由得從心底發出一種穿透全身的惡寒,使他難抑恐懼。

    萬和順為了這宴上的戲能演得出奇,不容有分毫之失,便早早告訴了蔡賢卿,令他好生琢磨戲本,張羅班子。蔡賢卿自然不敢怠慢,拿慧眼選了十來個自己的‘得意門生’,先往淮清橋的老郎庵祭拜祖師爺去了。

    蔡賢卿和那些小戲子們到了橋邊庵前,他闊步先走進去,徒弟們剛邁出一隻腳來,便被他劈頭一聲斷喝:

    “誰叫你們進來的!”

    嚇得那些人面面廝覷,趕緊縮回腳去。

    “沒有規矩!不先到橋上買點瓜果作供奉,怎麼孝敬我們的祖師爺?”

    “那師父您是不是……”眾人都不敢說話,只有一個膽大的悄悄地問。

    “我?”蔡賢卿正捶著腰,聽見此話,發了數聲冷笑,隨即震怒起來:“你師傅可是王爺跟前的梯己,你們他媽卻連給人提鞋都配不上!這麼說明白了?還不快滾!”

    那些戲子聽了,如同奉了聖旨,飛奔似的向橋上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