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三)

    “我還是讓你幾顆子。”夏元龍語氣平靜,晃著盛黑子的木罐。

    “你也太輕看我了!我可不是仲方那樣的水準哪!”衛懷說罷,不禁望了望身邊的空椅子,彷彿悵然若失。

    時隔數年,二人又悠閒地在淮清橋下弈起棋來。茶博士仍在忙活,閒漢們還在談天說地,百姓也漸漸聚集過來,清風微微拂面——但卻物是人非。

    他們從橋上下來,走過幾段路,找到了一塊正能作墓的風水寶地,便差人畫圖呈交官府,以為楊懷繩喪葬之所。官裡派人來建,按照六十方步的規格,挖造墳墓。

    不過十幾日,這處役工便皆完畢,只敬待迎棺。

    衛、夏二人走進楊懷繩的宅第,兩旁滿列著人,都是當地的名儒,身穿喪服,面容莊肅,猶如兩條潔淨的白練。

    眾人紛紛避讓,一副厚重的檀木棺材赫然出現在衛懷的眼前。他此時的悲傷已飄散如煙,眼中的靈柩反而沉沉地承載了改革的希望。楊懷繩安穩地躺在棺內,但他在衛、夏二人的心中悄然地起死回生了。

    衛懷輕輕扶著棺材,然後朝著門外悲壯地吆喝道:

    “送仲方——”

    幾人列成陣勢,像行軍一般慢慢行去。衛懷隨眾走至門外,看百姓們都不知排了幾里,長長地不見盡頭。

    “送楊公——”

    眾人也附和起來,喊聲如號角般低沉,氣勢極為雄壯。

    衛懷看了一眼夏元龍,後者只是朝他一瞥,那意思很簡單:這是百姓自發排起的長隊。

    衛懷在百姓的簇擁下行過幾條大道,有閒雜人等行來,也不禁駐足,為楊司業的靈柩讓道。

    眾人都跟著行了許久的路,腿腳都酸了起來。

    唯有衛懷忘神地朝著灑滿金光的小巷行去。

    “送楊公——”

    悠長的喊聲又一次直直地延伸至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