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橋頭 作品

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

    盧德光果真在哭。這是眾人聽得的,嗓子幾乎都啞了;人們都站在一旁抹著淚,定定地看盧德光趴在那具屍首上,他的身子時不時地顫抖。

    “巡檢司的兄弟啊……”他抽泣地說道。

    “這船上一共幾人?”盧德光語聲悲痛。

    “十人。”

    “不通水性?”

    “沒錯,只是捕盜的兵……”那軍官低下頭,道。

    盧德光條然站起身,狠狠地抽了他一巴掌:“那你怎能讓他們來這兒?不是存心害人嗎!”

    他回頭乜向葉永甲,葉永甲正遙望船翻覆的地方,好像覺得水中另有蹊蹺。

    軍官深覺臉上火剌剌地疼,不過仍不敢吭聲,如實回答道:“在下……只是以人數不足,恐傷練兵之威嚴,才不得已招了他們來。”

    “那你應該早些稟報!”盧德光叱罵道。“你得把水裡的人都撈出來,不然我叫你罪加一等……得把你砍了!”說著,他一擺手,叫上趙知縣,氣沖沖地徑回了縣城。

    那十個人終還是被軍官撈了上來。軍官認了個遍,直至確鑿無誤,才按知府大人的要求,將他們的名姓寫在紙上,且寫明瞭家中情形如何,一併遞給盧德光。

    盧德光則一一吩咐下去:豐裕多田之家,以銀五兩恤之;尚可自濟之家,以銀十兩恤之;窮苦而無溫飽之家,以銀三十兩恤之;若致孤兒寡婦,則加恤二十兩。

    死者家眷得了撫卹,雖不免悲痛,但仍讚道盧知府仁明大義,皆對他感恩戴德;州中百姓亦口口相傳,引為佳話。至於那隻船是如何離奇地翻的,包括葉永甲在內的許多人也不知道,也不敢去追究。於是,不到四個半月,這樁舊事就宣告翻篇了。

    陳書吏在籌事房也度過了這樣平靜的四個半月。直到這封信——面前的這封信呈現在自己眼前。

    揭開封皮,一掃字跡,便明瞭是袁倫的親筆。上面是這樣說的:

    ‘特呈籌事房陳書吏:自盧德光奪我西華以來,形勢愈加窘迫;幸虧是本督差遣人馬,得戶房縱火案之事實,知放火之人非所謂劉書辦者,必乃盧德光那廝也。俱得明證,開列如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