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慫小明 作品

第三零一章:演練

等李淵進入帷宮,坐上他的位置點頭之後,底下的人才開始動了起來。

文武百官沒有動彈,變換位置的是諸州使人,諸國使者,分別前往了帷宮前面的東北和西北兩個位置。

而隨著眾人全都站定位置,侍中陳叔達排眾出列,郎聲問道:

“稟陛下,一應都已妥當,講武是否開始?”

李淵直了直腰,非常嚴肅鄭重的說道:

“可!”

陳叔達退回,王運身後的薛收立馬小聲說道:

“殿下出列,面陛下行禮,隨後南方,高誦講武即刻開始,隨後向陛下行禮回列。”

王運聽到後立馬動彈了起來,按照薛收說的情況立馬做了一遍。

等王運說完之後,帷宮內外所有人立馬挺直腰桿,隨後整齊劃一的轉身看向演武場。

不過他們的面朝方向並不是南方,背朝北方,而是東邊的身子朝西南,西邊的身子朝東南,兩邊呈對角線。

既表明了正在認真觀禮,也表明了不會忽視上方的李淵。

隨後帷帳前文武百官旁的侍衛口呼“講武”開始,一波波的傳令下去,最後到了最下方等候的李世民耳邊。

李世民躬身拱手行禮,大聲回道:

“末將得令!”

隨後李世民直起身子,一甩披風回身面對數萬大軍,抬手一揚喝道:

“講武開始!”

下一刻,左右六軍前的二十四個大軍號立刻響起。

所有人聽著悠揚肅穆的號角聲心中一凜,王運渾身一激靈,來了來了,感覺來了。

大軍號三遍吹過立刻停下,左右的中軍將領,分別是劉弘基和屈突通翻身上馬。

隨後各拿一個鼙鼓開始沿著陣前奔馳,傳遞講武開始的號令。

這個鼙鼓就是軍中所用的小圓鼓,和陝北腰鼓有點像,但是要短上一些。

而他兩人經過的地方,膀大腰圓的將士們開始敲響戰鼓,到最後共七十二面戰鼓統一敲響。

隨後沿著聚將號子開始擂鼓,伴隨著這震耳欲聾的戰鼓聲,和周邊十數萬的百姓歡呼聲,所有人開始熱血沸騰了起來。

諸國的使者們看到這一幕瞪大眼睛,開始不由自主的心臟劇烈跳動,口中倒吸涼氣。

一直到三遍鼓過後,有司鼓官舉旗,隨即整齊劃一的偃旗息鼓。

經驗豐富的百姓們瞬間停止歡呼,整個場面寂靜一片,這震撼的一幕讓王運都不由的心驚。

而下一刻,伴隨著甲胃摩擦聲,所有步卒全都半跪行軍禮,騎兵馬上拱手。

隨後六軍將領開始出列,左軍大將站在旗鼓之東,面向西,右軍中軍大將則相反。

隨後左右六軍的大將齊齊開始誓師喝言:

“今行講武,以教人戰,進退左右一如軍法,用命有常賞,不用命有常刑,可不勉之!”

各軍將都站在大將的南邊,聽大將誓師。

左右三軍,共六軍各有長史二人,大將下令誓師完成後,手拿鐸開始傳遞誓詞。

鐸這個東西,就是一個大鈴鐺。

各軍將領回軍分別把誓詞告訴本部,全軍擊鼓開始高呼宣誓:

“陛下萬歲,大唐萬年……”

而接下來,就到了最震撼的一幕了,講武也正式到了演武的時刻。

旗官舉起大旗,各軍步卒起身開始行進,而騎兵不為所動,因為步卒演練完了才到他們。

數萬兵馬近半的步卒,手持刀盾戈矛開始一步一踏的開始向前進軍。

左軍向右,右軍向左,兩軍互相沖著對方前進。

“冬,冬,冬,冬,冬……”

而周圍面色興奮的百姓們也跟著一起跺腳著地面,每次踏步之時,地點的石子就震動一下。

行進中的那些整齊劃一的將士們,讓大唐眾人興奮,而諸國使者頭冒冷汗,狂咽口水。

有些人已經兩股戰戰了起來,比如倭國剛升上正使的副使。

步軍到達第一處標柱後,前排敲鉦,全軍立刻停步,周圍的百姓們也停下了跺腳。

這關中的百姓們,是這方面最好的啦啦隊,非常的會配合。

這個鉦就是編鐘裡那種長柄彎口的像鍾一樣的東西,鳴金收兵裡的金就是這玩意。

隨後再敲三遍鼓,有司旗官再次息鼓,全軍半跪行軍禮,再次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