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慫小明 作品

第二九一章:逃不掉啊


 夫荊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陽之蔽,西有夷陵之防,東有武昌之援。


 簡而言之,就是槍尖已經抵到你的喉嚨了。


 速度就是這麼快,順江而下,有句詩不是那麼說,千里江陵一日還嘛。


 而且這還沒到江陵呢,才到附近……


 蕭銑的大將文士弘率數萬精兵屯駐於清江,這是蕭銑首都江陵的最後一道防線。


 李孝恭已經殺爽了,準備趁勢拿下,但是李靖卻不這麼認為。


 敵軍雖然人少,但卻都是過來拼命的,而且救援失敗,憋了一肚子氣,有句話叫做哀兵必勝。


 而且我軍風雨無阻,連日廝殺,敵軍以逸待勞,打不贏的。


 不如堅守不出,消耗敵軍銳氣,等過他個幾天,敵軍必然會分散兵力,一部分阻擋我軍,另一部分返回城中守城。


 到了那個時候敵軍兵力衰弱,再發動進攻,必然取勝。


 但是李孝恭不聽啊,都到了這個份上了,你讓我停下?


 告訴你,不可能!


 然後他就吃了一場敗仗……


 見識到了什麼叫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了,李靖年齡都能分你兩個了,不聽話啊!


 但是就在李孝恭鬱悶的時候,李靖卻說現在是發動進攻的時候,隨後帶著五千兵馬就衝了上去。


 李孝恭自然是滿臉的問號,怎麼,我讓打的時候你不打,我輸了回來了你又要打,專門與我作對?


 但其實這時候還真就是一個好機會。


 因為蕭銑的兵馬好不容易取得了一場勝利之後,那叫一個驚喜。


 但是他們的紀律不行,沒有乘勝追擊,反而是爭先恐後的上岸,爭搶唐軍丟棄的物資去了。


 而這種混亂場面,正適合衝殺啊!


 而結果也是非常的不錯,文士弘逃亡,繳獲戰艦三百餘艘,殺死及溺死的人以萬計算。


 隨後連戰連捷,蕭銑的最後一道防線沒了,而且還造成了連鎖反應,蕭銑的江州總管蓋彥舉以五州來投。


 而這個時候,李靖卻又建議李孝恭將繳獲的舟艦散放江中。


 其他人都以為李靖瘋了,繳獲的敵艦不好好利用,卻要散出去資助敵人,你腦子有問題吧?


 但是呢,李孝恭學乖了,虛心請教李靖。


 而李靖就說了,蕭銑的地盤,南出嶺南之外,東到洞庭湖,實在是太大了,一步步打下去要到啥時候?


 而且我們是揮軍深入,若攻城不下,他們援軍從四面八方集合,我軍裡外受敵,進退不利,繳獲的這麼多戰船有個屁用。


 今天放棄舟艦,讓它們順流而下,援兵看見以後,肯定會以為江陵已破,不敢貿然進兵,這樣就能夠為我們攻打江陵拖延一些時間。


 這才是真正的謀劃啊,李孝恭果斷採用。


 而後面的結果確實是與李靖預料的一般無二,不光是敵人不敢來了,不少人還直接選擇投降。


 就連蕭銑都在文士,也就是岑文本的勸說下投降了。


 不過投降之後還發生了一件事,縱兵劫掠是此時非常常見的一件事。


 蕭銑和岑文本請求李孝恭不要這樣做,江南民眾困苦,李孝恭欣然應允。


 但是麾下的將領不行了,少了一大波收入!


 所以他們提議把世家大族,蕭銑的文武大臣家產抄沒,以做充公,說是充公,但其實就是分給他們。


 李靖聽到這話那是真的感嘆豬隊友帶不動啊!


 蕭銑投降,戰局確實已定,但是這並不代表一切都結束了,怎麼才能讓大唐統治住這片土地才是關鍵。


 蕭銑麾下的各地將領本就是沒有野心,依附於蕭銑,能夠輕易的傳檄而定。


 但是你這麼一做,他們還敢投降嗎?


 那大片的土地得打到啥時候去,要動用幾十萬的兵馬?


 這叫什麼?


 這他孃的叫收心,╭(╯^╰)╮哼,多學著點!


 而王運思考完這整個流程之後,並不打算做變動,又現成的答桉可以抄,傻子才變動,出意外咋辦?


 春水也是個三峽的上漲期,敵我雙方的局勢與歷史等同,除了時間不同,其他都一樣。


 其實歷史上南邊打的時候,北邊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劉黑闥正在河北攻城略地,李神通等人被打的抱頭鼠竄。


 這一世竇建德亡的早,劉黑闥還沒有消息,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