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慫小明 作品

第二八九章:沒經驗了


 而此工藝非常的簡單,有成熟工匠教導誰都能幹,用的材料也是隨處可見的紅土等等。


 就算是這水窖日後塌了,也能夠填平最後在新建一個,非常的輕鬆和方便。”


 王運抿抿嘴,他是真沒想到這麼簡單,無奈的笑著搖搖頭,這還真是沒經驗了。


 他前世的時候,雖然見過打水窖,但是基本用的都是水泥,他年齡小嘛,那時候水泥已經大面積鋪開了。


 所以還真不知道這估計是自古流傳的打水窖方法。


 而且水窖裡的水雖然是不流動的死水,但是這種水其實挺健康的。


 他記得小時後大旱三年,糧食減產,就連當時的縣長都被老百姓起了個外號,叫做火焰山。


 那時候就那種大白幕布,時不時戲臺前面放電影的那種。


 他印象很深刻,有次跑去看電影,裡面放的就是水窖水井的宣傳片,氣的他……


 裡面水窖水打上來之後還扔一把白礬殺毒,白礬這玩意兒應用挺廣泛,做粉條也放。


 水窖裡的都是接的雨水,剛下雨前兩天自然是不能吃,等沉澱幾天就好了。


 小時後蓄水池和水窖裡的水那是清澈見底,一兩年你就得洗涮一次,把底下的淤泥清一清。


 每當下雨前,家裡老人就會把院子裡的髒東西和土塵清掃一下,但畢竟是土院子。


 後來水泥地面,水泥窖那就更乾淨了,取水也不是往上拉,而是直接用水泵抽。


 水泵放在窖中部,底下的淤泥和上面漏跑進去的樹葉什麼的碰不到,那就更乾淨了。


 基本十幾年乃至幾十年不用管,裡面很陰涼,一點蟲子都不會生。


 西北大部分地方吃的都是這種水,老人們照樣活七八十,也沒什麼健康不健康的說法。


 而且吃慣了這種水,後面拉上自來水之後還吃不慣,說是鹼性太大,味道不對,吃著不舒服。


 當然,吃慣了泉水、井水、自來水的也吃不慣窖水,吃完拉肚子、胃脹等等,不過適應兩天就好了。


 這種是個人的飲食習慣的問題。


 所以說,這種水窖,對於西北這地方來說是相當的重要,毫不誇張的說,就是生命的保障。


 現如今西北這一片的環境比後世好太多了,黃沙漫天的情況也不是沒有,但是絕大部分地方都是綠樹成蔭。


 黃河也黃,但也只是部分地方,大片地方都是清澈見底,沒有後世的那麼渾濁。


 而關中西北開始荒蕪,就是唐朝之後的事情了,用了幾千年的地方了,破壞太嚴重了。


 蝗災漫天,乾旱頻發,到了元明時期已經成了國之負擔。


 不復關中產量大地,一地頂整個天下的盛況。


 所以要多種樹,保護環境,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


 水窖這東西在關鍵時刻也就解一下燃眉之急,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或者連問題都沒法解決。


 現如今的隋唐關中以不如秦漢時期的沃野千里,保護好氣候才是最關鍵的。


 “行吧,那就準備下去,改建初始,水窖要提前挖,挖好了才好建房。”


 杜如晦點點頭,是這個道理。


 房子建好後雖然也可以挖水窖,但取土運土什麼的太費事。


 沼氣池子王運已經放棄了,這玩意是沒水泥是真的沒辦法。


 存不住氣的沼氣池子,那就是個化糞池,還危險。


 有是好事,沒有也不會有絲毫的影響,問題不大。


 接著他又跟武士彠和杜如晦談了談,工部的職責是主營造建設,主屯田和職田等,主山林雜產和水利。


 現如今各地新收了很多的地方,各地的情況都有點不明,所以不光是工部,各個署衙都忙的很呢。


 杜如晦不光是管著改建的事情,也需要忙一些其他的事情。


 所以他們都很忙,王運待了之會後也不再打擾,直接離開。


 出了門他才想起來今天要來的目的,騎在馬上看了看武士彠和杜如晦還是算了。


 李綱已經應下,那就交給他來處理,不給杜如晦他們找事了。


 王運看到武士彠就想起武則天,想要問一下,但是沒好意思問。


 其實沒問還對了,因為武則天還沒有出生,還要三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