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 作品

第一百零三章 可為帝王術

    楊秉的話讓趙受益怔怔的立於原地,不過又詫異的目光看向楊秉有些不敢相信。

    一旁的內官彷彿這一切都視若無睹,他之所以如此這般,是因為來到楊秉府邸之前便已經得到了官家的指示。

    楊秉只要未曾做出傷害太子的行為都不要干預,當然在這裡發生的任何事情他都會一一轉述於官家。

    他可不是不通文墨的宦官,在一旁成為一個睜眼瞎。

    趙受益試著伸手去拿桌上的蜜餞,這是半遮面送來的,還有一些綠珠所做的茶果。

    這些當然都已經由身邊的內官親自試吃過,無論楊秉此刻多麼受官家信任這套工序卻是少不了的。

    當然還是那一套工序,將茶果還有蜜餞分切成一小片,然後經由內官品嚐,確保無事後太子方能進食。

    這是趙受益一樣不曾想過的事情,在宮中的時候他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嚴格遵守規矩,所以何事他都養成了一個習慣,只有得到首肯後才敢去做。

    待他喝了一口茶湯後,緊皺的眉頭方才舒展開來,在這位老師面前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

    崇政殿的幾位先生十分嚴苛,給他授課的時候桉几上還會擺放著戒尺,讓他絲毫不敢鬆懈下來。

    可是在這位老師面前卻覺得前所未有的輕鬆與舒適,這教授學問自然是需要因材施教。

    說的好聽些太子性格內斂沉穩,說的直白一些就是性格沉悶不善於表達,有些像是自閉症兒童一樣。

    所以楊秉才會去刻意疏導,若是太子是頑劣不堪的性子,他自然也會擺出一幅嚴師的姿態。

    第一日他並未在太子面前說起聖人的微明大義,傳授聖賢之道,尊德性明人倫,而是與太子說起了史。

    不過開宗明義,他首先問起趙受益我們為何需要讀史。

    這個問題即使是剛剛蒙學的孩童,都會說歷史即是前車之鑑,如果前人所做而得,我們彷之;若失策,我們避免,這就叫前車之鑑。

    趙受益眼神作沉思,在心中醞釀了許久的話卻又收了回去覺得並不妥當。

    最後作揖道:“受益不知,還請老師指教!”

    他並不是不知曉而是心中諸多答桉,都覺得大抵都是得不到老師心中的預期,所以才會訥訥不能言。

    他的性子太過優柔寡斷,才會在這問題之上顯得格外猶豫不決。

    楊秉並未流露失望之色,因為他心中明白人的性格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對此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若是此刻柯隨在自己面前,他的問題剛剛出口便會侃侃而談,等到結束後他多會指出他的不足。

    而若是太子若是回答,即使答桉不盡人意他都會予以肯定,這無關於二者的地位差距。

    而是柯隨有少年人的傲氣在,所以需得讓他認出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的抬高,那樣只會養成他的愈加驕縱。

    而趙受益卻是缺乏肯定,他的諸多表現也是充足不自信的行為。

    楊秉還想繼續引導可無奈依舊沒有任何成效,他只能心中想著此事還需循序漸進。

    不過他臉上的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不見喜怒。

    坐在楊秉對面的趙受益,像是心中經歷了一番激烈的思想博弈,他的目光看向剛剛桉几上的碗碟。

    那是剛剛收下去的茶湯還有茶果,他內心像是出現了一道縫隙來。

    他猶豫道:“回老師的話,我曾讀過杜牧作《阿房宮賦》覺得文中一句恰好可以回答老師的問題!”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楊秉並未言語,不是因為趙受益回答的不好,而是回答的過於貼切。

    楊秉迎上對方正欲躲閃的目光說道:“你回答的很好,讀史就是為了警示後人,當以史為鑑。”

    於是楊秉繼續為其引申,負手說道:“歷史雖然是記錄實情之書,然後我們在其中探求的乃是道理而不是事情,事情只是一件,而道理卻概括眾事。”

    他的話聽起來粗淺,即使是並不識字的平民百姓也能聽懂他話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