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長 作品

0196 唐僧?


 還有些人三三兩兩的往回走,上前一問得知是參拜過回來的。


 他們當然沒有資格見玄奘,都是在弘福寺門口上了一炷香,權當是參拜了。


 至於真佛知不知道他們的行為,並不重要。


 反正我拜了,以真佛的能力想必是知道的。


 一路來到弘福寺,只見門庭若市,往來的百姓絡繹不絕。


 弘福寺門口擺放著幾十排長槽型的香爐,裡面插的滿滿的都是香,老遠就感覺煙霧繚繞。


 陳景恪自然沒有燒香拜佛的習慣,只是遠遠的看著。


 這些善男信女身份各種各樣,有商人、有小販、有農夫、有官吏……


 目的各不相同,有些是為了祈求平安,有些祈求發財,有且求子,有些求學。


 陳景恪並沒有嘲諷他們,因為受到氛圍的影響,他自己都忍不住想上一炷香了。


 別管靈不靈,但求心安嗎。


 這其實也是中國人的文化特性,一方面逢神便拜,根本就不管這是個什麼神。


 連魔神都有人拜,比如蚩尤在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兵家祭祀的神靈。


 另一方面是拜神的功利性很強,我拜神可不是平白無故拜的,而是有目的的。


 你能滿足我的要求就是好神,不能滿足我的要求,愛哪哪去。


 最典型的就是,天旱拜龍王,還不下雨就砸龍王廟。


 陳景恪最終還是沒上這一炷香,主要是他實在不知道有啥好求的。


 再說他冒充的是老子的弟子轉世,給佛上香算什麼。


 不過有一說一,在對待香客上佛教做的確實比道教要周到的多。


 比如現在,門外這麼多百姓竟井然有序,沒有擁擠雜亂。


 走到哪都有僧人維持秩序,還能向他們尋求幫助,儘管只是口頭上的。


 考慮到古代的信息傳遞能力,玄奘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和尚,是怎麼獲得如此多百姓追捧的?


 他的事蹟又是如何傳開的?


 要說佛教沒有發力,誰都不相信。


 再看看道教,孫思邈來長安了有人幫他宣傳嗎?


 有道教圍繞他做文章,吸引信徒的注意力嗎?


 至少陳景恪回來的這些天,沒有一個道家教派來拜訪過。


 經營宗教和種莊稼一樣,投入多少精力才會有多少產出。


 自己都不重視,百姓又怎麼會信?


 別的不說,僅憑這態度就知道,為什麼在民間佛教始終壓著道教一頭。


 隨著人流慢慢來到弘福寺大門前,門是敞開的,但有一群和尚守門。


 很多想要拜訪的人都被攔了下來,理由統統是法師不便見外客。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被攔下,一些長安有頭有臉的人都被放了進去。


 放在前世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你們這不是赤裸裸的欺負人嗎?


 可在這個時代大家卻都習以為常,並認為這才是正常的。


 人本來就分三六九等,這些大人物想見玄奘大師肯定很容易。


 陳景恪並沒有上去湊熱鬧的打算,萬一人家不給自己面子不讓進去,還不夠丟人的。


 所以看了一會兒就準備離開。


 哪知他剛準備走,就見一名僧人驚喜的向他看來,然後快步迎上來道:“可是三絕郎君陳醫師當面?”


 聽到這個雅號,陳景恪羞恥的想捂臉。


 什麼三絕郎君,太中二了,就不能直接說百草堂陳三郎嗎?


 不過面對這名熱情的僧人他也不好說什麼,只得道:“正是某,師父認識在下?”


 那名僧人恭敬的道:“小僧曾生頑疾,為醫師所治。”


 陳景恪心下了然,被他治好的人多了去了,多一個和尚也沒什麼稀奇的。


 這是那名僧人又問道:“醫師要進去嗎?”


 陳景恪剛想拒絕,不過話到嘴邊就變成了:“玄奘大師西行萬里求取真經,其意志和決心讓人歎服,某確實想一窺真容聆聽教誨。”


 那名僧人臉上也露出敬佩之意,道:“玄奘大師確實是我佛家得道高僧。”


 然後他猶豫了一下說道:“如果醫師想進去,我可以代為引薦。”


 最終還是對偶像的嚮往佔據了上風,陳景恪拱手道:“如此就有勞大師了。”


 正說話間,忽然聽到門口有一個聲音高喊道:“你敢攔我,信不信我把你們廟門給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