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長 作品

0169 孫思邈

 太白山腳下有一座小鎮,鎮子不咋大,卻是十里八村唯一的集市所在地。


 周圍山村的百姓,會把自己用不到的商品拿到這裡出售,然後換取生活所需。


 很多時候大家甚至都是以物易物。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唐鬧錢荒,市面上流通的銅錢嚴重不足。


 只有大一點的城市錢幣購物才是主流,縣城以下多是半數用錢半數以物易物。


 在偏遠一些的地方,以物易物更多一些,或者用糧食布匹作為一般等價物。


 不過對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來說,影響到也不是很大。


 反正這一片的百姓自得其樂,日子過的還算平穩。


 每逢初一十五小鎮就會有大集,趕在這兩天的原因比較複雜。


 一來和朝廷的人口管控政策有關,沒有正當理由百姓是不允許隨便出村的。


 啥?你要趕集?別急,等初一十五大家一起去。


 二來外地的商人也會在這兩天來到這裡,帶來更多的商品。


 同樣的,這些外地客商也會採購很多貨物,價格也會略高一些。


 百姓們有了什麼比較值錢的貨物,比如山上的野味兒,一些草藥之類的,都會集中在這兩天過來售賣。


 這天又是十五,周邊村子的百姓天不亮就起床往這裡趕。


 這會兒可沒車趕集全靠步行,離的稍微遠一些的,必須要早早出發才能趕在晚上回來。


 否則就會變得很危險,這種危險不是來自於賊寇,而是衙門。


 這裡介紹一下唐朝的人口管控政策。


 在宋朝之前,國家對基層的管控嚴格到變態的地步。


 就以漢唐為例,鄉村幹部多的令人瞠目結舌。


 鄉里的官吏包括鄉嗇夫、鄉左、鄉三老、鄉幹、鄉司、遊徼、里正、里胥、裡尉、裡魁。


 裡治中、裡父老、裡祭酒、裡祭尊、里長史、社長、亭長、鼓史等。


 還有鄰長、伍長這種村小組一級的幹部。


 這麼多官吏可不是擺設,而是用來管理基層百姓的。


 根據《漢書·食貨志》記載,當時的村子是有圍牆的。


 人們統一出工統一收工,村幹部也就是鄰長、里胥等人,坐在門口監督百姓。


 早上檢查有沒有人沒出去幹活,晚上看誰沒回來。


 而且幹完一天活回來的時候還不能空著手,必須要砍一些柴回來。


 到了冬天百姓也不能閒著,女子一個月紡織的工作量,要相當於農忙時期四十五天的工作量,還要相互交流技術經驗。


 是不是覺得這個制度很熟悉?


 別誤會,這不是集體制,而是體現國家對鄉村的管控到了多麼變態的地步。


 可以說普通百姓的一言一行都有人管。


 還有就是,我們習慣性的以為,中國的鄉村自古以來就是以血緣、姓氏為基礎匯聚而成。


 鄉村被廣大宗族所控制,以至於有了皇權不下縣的說法。


 事實上並不準確,以姓氏、血緣形成村落的歷史,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悠久。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在宋朝之前,國家是嚴禁百姓以血緣、姓氏為紐帶,大規模居住在一起的。


 世家貴族可以同姓居住在同一個廣闊區域,普通百姓不行,防的就是地方形成宗族勢力。


 不論是朝廷還是地方世家貴族,在這一點是利益是一致的。


 為了統治,他們會人為調整百姓的居住地點,把一些人口多的家庭打散安置在不同的村落。


 一個村落百十戶人家,往往會有十幾二十個不同的姓氏組成。


 根據出土的敦煌文書記載,直到唐朝末期中國的鄉村還是多姓雜居。


 到了宋朝,因為生產力的進步生產關係發生改變,商業也逐漸發達起來,國家對百姓的人身禁錮進一步鬆解。


 隨著書院的普及,知識流向民間讀書人的數量增多。


 而讀書人是需要遊學的,又進一步促進了國家對人身禁錮的鬆綁。


 村子的圍牆也在這個時候被拆除,百姓可以自己決定今天是幹活還是休息。


 想趕集就去趕集,想走親訪友就去走親。


 但因科舉大興,另一個階層應運而生,那就是地方士紳階層。


 士紳階層的影響力,遠遠比不上曾經的世家大族,他們的影響力只在本鄉本土,到了縣城就不好使了。


 可當無數士紳誕生之後,鄉村就被徹底割裂出去,在廣大鄉村形成了以宗族為單位的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