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長 作品

0064 朝堂漩渦

    同時他也暗自警醒自己,連尉遲恭這樣的皇帝心腹都如此下場,自己就更要小心才是。

    很多人認為尉遲恭辭官是皇帝忌憚他,但馬周知道並非如此。朝中比尉遲恭軍功更大的人多的是,為什麼那些人不受忌憚?

    真正的原因是他沒有盟友還不懂自保。

    尉遲恭沒有盟友還要從出身說起,他最開始是劉武周的手下,被李世民擊敗投降。

    照理說一起投降過來的人就是天然的盟友,畢竟之前就是一個鍋裡吃飯的,又一起投降。

    可是武德四年洛陽之戰前夕,和他一起投降的將領基本都叛逃了,就只剩下他一個人。

    當時他就差點被砍了,是李世民把他保了下來。

    但這場風波也讓他失去了幾乎所有盟友,再加上他的性格魯莽不會經營人際關係,基本相當於是半個孤臣。

    從此之後他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忠於李世民,事實上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而李世民最信任的人除了長孫無忌就他,玄武門之變前夕,派他拿著自己的佩劍去‘請’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過來商議造反的事情。

    為什麼要拿著佩劍去?答桉不用說了吧。要麼你們人去參加會議,要麼我帶著你們的人頭去參加會議。

    玄武門之變當天,更是親手殺了李元吉,又去威脅李淵要來了平叛的詔書。

    功勞越大嫉妒的人就越多,但凡他獨自外出帶兵打仗,就會有很多人彈劾他有異心要造反。

    他又沒有盟友幫他解釋,只能任憑別人攻擊,全靠李世民信任才沒有被彈劾下去。

    最開始李世民年輕,能完全掌控的住朝堂,那些彈劾他的奏摺都被壓了下來。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李世民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又出現了太子造反,魏王被廢的事情。

    皇帝的威望遭到致命打擊,對朝堂的掌控力度大不如前,尉遲恭這樣沒有盟友的孤臣就成了開刀的對象。

    彈劾的奏摺一天比一天多,根本就壓不下去,逼的他不得不辭官自保。

    果不其然,他辭官之後再也沒有人彈劾他要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