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破萬法 作品

第五十六章 把這天下打爛了重建

    整個開元年間,朝中的大臣幾乎沒有貧寒士子。

    主要是因為科舉閱卷採用不糊名制度。

    士子能不能考中,主考官主要是依靠考生平日裡的名氣和聲譽來判斷。

    當時有一個詞很流行,那就是“行卷”。

    具體來說,在科舉考試之前,要參加科考的人必須先把拿得出手的作品,送給權貴、重臣、社會名流,藉助他們的手來營銷名聲,為科舉鋪平道路。

    詩佛王維,就是獲得了祁王的推薦,才能在弱冠之年考中進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悶頭考了三次都不中,當他獲得致仕宰相鄭餘慶的推薦後,就一舉高中進士。

    至於李白就比較慘了,連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他整天在長安城折騰,第一是為了找到重臣擔保得到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第二是為了直達天聽,直接獲得入仕的資格。

    雖然這樣也能選拔出一些有才華的人,但是更多的時候就給了主考官暗箱操作的機會。

    畢竟,自古文無第一,兩篇相差不多的文章,誰也不敢肯定其中的某篇會更好,就成了主考官說了算。

    安史之亂前,門閥大族的人還高居廟堂,所以科舉出來的人大多來自地方豪族。

    安史之亂後,隨著朝廷人才的匱乏,出身寒門的士子一步步爬上高位,自然就會在科舉考試中錄取寒門士子。

    這就讓出身世家豪族的人,不能接受。

    所以這也是後來,整個唐朝一直都有黨爭的原因。

    李瑁想到此處,更加堅定了要把天下打爛重建的想法。

    “朕說的你們都記下來沒有?”

    “臣都記下來了。”

    李林甫和蕭嵩二人同時回答。

    此時。

    月亮已經高高掛起。

    就在他們準備收拾筆墨時,李瑁又繼續開口了。

    “朕還計劃改革科舉制度。”

    “現在的制度,對於考生們來說,並不公平。”

    “朕計劃在明年三月開春的時候,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此次考試,所有試卷,全部糊名,並且為了防止考官通過筆記辨認出考生,朕到時候會讓司禮監安排人手,謄抄下來後,再安排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