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鳥落舊林 作品

第545章 太監們貪汙

    兩者相加,比例達到了驚人三成!

    但如果少了手續費,單純運糧食出去,只要一成半。

    外國商人為了解決這個風險,所以賣自家牲畜,多是跟地方市場與卿士大夫們買賣,價格會低許多,但必須要現糧。

    而且,漢國的糧食存儲是要折價的。

    劉季從原來的每年折價三成,三年半就合法的從百姓手中搶掠了陳糧,改成了糧票統一為五年銷燬一次。

    依舊是折價,但從三成變成了兩成。

    每年糧票入手,當年票不折價,購買力是滿的。

    但如果你想存起來,只能用不記名的五年票,忍受著每年遞減兩成的貶值。

    當然你可以足額從糧行裡用糧票取糧食,本國人一成手續費,外國人一成半就是了。

    而昌泰因為呆在宮內,自然不敢置辦太多物件。

    導致了他剋扣下來的糧食,只能藏起來,等著貶值。

    說是貪汙了十萬斤,但如果算一下折價的糧票,以及賬目。

    他這些五年票真正的購買力,只有三萬多斤,也符合了這幾年他貪汙的數目。

    只是這些糧票也沒啥用,本來只是方便民間交易的東西,並且天然帶著百分之二十的貶值率,只是用來收割大地主們的工具。

    畢竟漢國提倡小民小戶,並且開始普及民戶糧囤。

    所以各家小民都會自己先存夠吃三年的糧食,才會將剩下的糧食賣給糧行。

    而賣給糧行的時候,他們往往都換當年票,直接去官營的店裡買必需品。

    若是想要買普通的菜、肉啥的,都是從自家的糧囤裡取出十幾斤,趕個圩市,或者村頭村尾換一下,也就夠了。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只要能安定,就不要指望他們能給你帶來消費力。

    所以有消費力的,只有大地主。

    他們除了自己屯糧,剩下的必須拿出來賣。

    首先爵位限制,他們每年除了參軍打仗,還得安排一些配得上身份的奢侈品,這個就得用糧票吧?

    想要開墾大片土地,就需要牲畜,官營的牲畜價格不便宜,外商又只要現糧,但對於大戶人家來說,花不出去,陳糧和現糧又是兩個價格。

    所以,他們肯定得換成生產資料。

    土地兼併現在還沒有到民無立錐之地的地步,所以這些糧食,就得換成更保值  的布或者鹽、糖這些生活用品,但非必須。

    所以,劉季合法搶劫的對象,從來不是升斗小民,而是卿士大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