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鳥落舊林 作品

第434章 一個漢軍頂五個帝室兵

    明顯,就是不打算留漢人了。

    劉須也無所謂,先回驛館休息。

    打算過兩天就啟程離開。

    他一走,姜榆罔聽完了姜刑天的彙報之後,無奈搖頭:“也就他劉季能這麼幹!這麼多粟,足夠將現在的漢軍擴張幾倍了,居然只是用來養一群士兵。”

    “但這麼做的好處就是,這群士兵十分銳利,這一仗打得這麼漂亮,就是他們做到了令行禁止,並且能夠在三天內,穿越叢林,直插天巉山。這點上,我們是做不到一邊開路,一邊潛伏進去的。”

    姜刑天能看得出來漢軍職業化的好處。

    自打劉季重新梳理了軍制之後,常備兵的職業化是很高的。

    首先常備兵家屬沒有自己的土地,但一律會被安排軍事農場,從事的工作自然是農耕,同時享有一塊土地服役期間內的全部收益。

    一旦退役,劉季會給他們冊封和調往邊區要地,讓他們連同家屬一起過去,成為名副其實的地方軍事地主。

    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擴張土地,更重要是發揮他們的餘熱。

    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去,那麼他們會被遷往城市附近的村落,與積戶混居,成為該村的基層官員,待遇和後續的維護上,肯定不如去開墾邊區的退役人員,但至少保證一家人衣食無憂不是問題。

    然後以點帶面,不斷下沉漢國對地方的控制。

    同時以老帶新,地方兵、預備役體系不斷吸納新人,年滿十六少年入伍,地方歷練三年十八九歲之後參加選拔,最終挑選優異的補充進入常備兵。

    因此,常備兵其實每年都會清退一批,不斷進行下沉,進而減少了貴族力量對地方的滲透。

    常備兵的戰力,也就漸漸成為一流存在,給高俸祿的目的,就是拉攏他們,並且塑造出一個強有力的社會地位,成為劉季手中的銳劍。

    而北方諸侯,因為部落貴族是實際的領導者,他們通過加入華夏,獲得了實際的部落控制權,取得奴隸主的權利,開始不斷壓榨奴隸,然後毫無建樹的縱情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