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鳥落舊林 作品

第332章 華夏國道路規劃

    “有了這個軌道,下雨天,也用害怕。大概能做到日行三百里。”

    “日行三百里!”

    在場所有人都驚了。

    一個白天跑三百里!如果日夜加一塊,豈不是能跑出五百里!

    這樣從洛地筆直跑到窮桑,也就三天功夫!

    “這是道路的規劃圖。”

    在大家輪番試驗完了車軌之後,在大帳內,姜榆罔和劉季,負責講解規劃。

    根據現階段的規劃來看,執行的是一條完整的雙向四車道,馬車軌道,並且軌道兩側會高於夯土路。

    並且每隔二十里,會有一個駁站,專門用來接入車和貨物轉運的。

    成本,可不低。

    劉季指著眼前的十字說:“首先,車道是雙向四車道。作為國字級馬路,只能使用馬匹拉車,並且馬的體長和身長都必須在一定比例,防止不合規馬匹拉車,進而導致車的位置變形。”

    “其次,中間兩條車道的馬車採用四輪制,一來是增加貨運量,二來是增加穩定性,三來是降低危險性,不然高速行駛之下,很容易發生車禍。”

    “第三,雙輪馬車可以在兩翼的單向行駛,載重貨物也是特定的,不能超過三百斤。超過就要重罰,因為這兩條是用來載人,讓各國行人快速交流資料的。”

    “第四,除了軌道之外,一左一右分別有兩條單向公路,靠近軌道的能騎馬走或者騎牛,不準放牧方式走,速度必須保持相應的速度。

    沒有靠近的道路,只能走手推車或者讓羊群、牛群前進,不得騎著牲畜在上邊行動。

    最後就是雙向人行道,挑夫,走貨,推車都可以在這裡走,但不準出現牲畜。”

    “如果出現違規的人,罰粟。至於怎麼罰,各諸侯境內的道路各諸侯安排。收繳所得一半給諸侯國,一半給驛站,用來做維護費用。”

    劉季快速的算了一下成本,還有完成之後貨運的收費,基本上能做到每一公里每年小賺大概幾百斤粟。

    “這也太少了吧。”有人吐槽。

    “賬不是這麼算的。”劉季搖了搖頭,“我給你們算的只是建設運營成本,但真正的賺錢地方在於經濟活動。比如你的部落缺少鹽,而如果用以前的方式,從太行山的部落運來鹽,需要給十斤粟,可路通了之後,從東海運來的鹽,也只需要十斤粟,那麼請問物價如何了?”

    “呃……便宜了。”

    所有人算了一下,眼前一亮。

    “這就對了,路的作用在於,減少物流成本,加強商業溝通,並且沿著道路發展自己的封地  ,還能吸引不少人落戶,每年單單驛站之外的食宿、木炭等等消費,又是多少收益?你們封地內如果有山貨、獵物、皮毛,也能通過道路對外輸送,去換取便宜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