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魚 作品

第155章 使君何故戲言清照家事?

    王霖率伏虎軍返回青州半路上,朝廷已經將淄青登來六州的主要行政官員如知州、通判等調整任命完畢:

    權知青州府事花榮,通判鞏固。

    淄州知州趙宏業。

    來州知州趙明誠。

    登州知州馬平。

    濰州知州孟河。

    密州知州孫福林。

    上述六人中,除花榮是王霖的絕對心腹外,趙明誠本就在任,其他人皆為朝廷此番安排。

    至於這些人是什麼人、誰的人,或者乾脆說是李綱吳敏的人,還是呂頤浩的人,暫時就不好說了。

    肯定不是蔡黨餘孽。

    王霖接到吏部公文,一笑置之。

    在他的治下,知州就是個擺設。

    平時他不會干涉各州的日常事務和正常運轉,但重大事項必須經節度使總制,方可發令施行,六州要步調一致、政策一致、共同進退。

    接下來的幾年中,王霖要竭盡全力經營好這塊自古富庶的山東沿海之地,打通海上貿易通道,鼓勵人口,發展經濟,當然更重要的是強兵。

    一言以蔽之,他現在需要錢,大量的錢,來供養訓練兵馬。

    而北宋朝廷顯然又指望不上,只能想辦法自籌了。

    因此還在路上,王霖就發佈了他總領六州軍政後的第一道行政命令:清理人口戶籍,重新登記造冊,鼓勵生育人口,鼓勵開墾荒田和山田,大力發展商業貿易。凡六州所屬之地,涉及商業類稅賦,皆降低半成。

    王霖知道自己對於稅賦制度的改革,一定會引起東京朝廷上一些官員的攻擊和反彈,但此刻他已經顧不上這些了。

    目下大宋商業繁榮之地大多在東南沿海及江南淮南一線,他要把山東東部這塊區域發展成商業貿易的集散繁盛之地,沒有別的辦法好走,只能是執行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至於朝堂上未來一些人的口誅筆伐,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好。

    他更傾向於隨著形勢的發展,朝廷對於地方藩鎮的掌控力會越來越弱。

    只要掌握重兵,就沒有人敢動他。

    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兵權在握,比皇帝的器重更實用。

    除趙明誠外,其他新到任的知州實際都是山東境內官員,因此他們到達青州的時間反而比王霖更早。

    其實王霖本來想利用強權在山東推行士紳一體納糧當差的,這是增加稅收的最快路徑。

    但考慮到此法推行所面臨的巨大阻力和壓力,又考慮到目前外敵入侵在即,引發士紳這個龐大既得利益群體的群起沸騰抵制,不利抗金同盟統一戰線的形成,所以就暫打消了這個念頭。

    未來時機成熟,他或許會擇機而推,但那是後話了。

    伏虎軍返回青州,青州軍民無不歡欣鼓舞。

    原慕容彥達的府邸自然就改建成了渤海郡公府和節度使府,新任知府花榮只能另外找地方辦公了。

    花榮趙明誠等十餘人齊聚渤海郡公府正廳,這是他們作為下官正式拜見本鎮總制的一次拜謁儀式。

    王霖沐浴更衣完畢,身著紫色官袍,頭戴紫金冠,腰繫金魚袋,立時出現在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