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的蛤蟆 作品

第137章:大夢春秋


 趙惇說道:


 “這便是帝王的無奈,身為皇帝,是決不允許地下臣子的實力超過他的,你謀反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謀反的能力,那便是最大的過錯。


 哪怕徐驍父子真的義薄雲天,忠心耿耿,我趙氏也不能允許北涼有如此強大且不受控制的軍隊,若非有北莽這個心腹大患存在,離陽對北涼的漕運早就斷了。


 我知道你與北涼關係不錯,但你要知道,北涼是一頭無法控制的猛虎,哪怕他現在不反,你能保證他的子孫後代不反嗎?那終究是個隱患,身為帝王,不能只看眼前,要為趙氏的千秋萬世考慮。”


 古往今來,功高蓋主的將軍想來是難以善終的,這幾乎是封建幾千年來永恆不變的真理,只是外患未除就要忙著下殺手的行為比較愚蠢罷了。


 趙楷笑道:


 “你的所作所為,我倒是能夠理解,自古以來恐怕也沒有幾個皇帝,能夠容忍徐驍這樣的人的。可你也不想想,一個只會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皇帝,還好意思說什麼千秋萬世,難不成你不知道什麼叫人心嗎?


 這些年你失了多少人心卻不自知,這一點,趙篆看的都比你透徹,你看看你的周圍,現在真心服從你的又有多少?


 我在京城毫無根基,僅僅是回到京城不到兩個月,卻能夠當著皇宮所有人的面,不費吹灰之力的將你這個九五之尊帶走,難不成他們是真的畏懼我的實力?


 你就不想想自己的原因?你連你錯在那裡都不知道。


 比起卸磨殺驢,你更應該做的,是聚攏人心。”


 趙楷的話讓趙惇陷入了沉思,一直以來,他都兢兢業業的當著這個皇帝的角色,從不獨斷專行,有些事情都是和底下謀士商量好之後才實施的。


 御書房中那如山的奏摺他也是按時批閱,也不沉迷於酒色,和皇后和子女的關係也是非常不錯。一直以來,他都覺得自己做的並不比先皇差,可事實就是,自己做了那麼多,但好像忠心於自己的卻越來越少了。原來,這些人都是有私心的。


 趙惇說道:


 “難不成朕真的是一位昏庸的帝王不成?”


 趙楷輕笑道:


 “不然呢?你還真以為自己是個明君?


 你昏庸就昏庸在看不清形勢,不會用人,你登基之時,文有張鉅鹿,桓溫、荀平這樣心懷天下,清正廉明的臣子。武有北涼王徐驍,顧劍棠這樣忠心耿耿的武將,謀士還有元本溪這樣驚才絕豔的謀士。


 這些人可都是千古難求的,有了這些人,哪怕你什麼都不做,夜夜笙歌都比現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