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天大的吉兆

 不光是這些百姓,大司命、少司命等女,也在這一刻看到這漫天的異象。 她們在看到龍影之時,就已是震驚不已。 那可不是普通的影子,那是龍影! 在冊立太子的典禮上,出現了這樣的異象,這就是天大的吉兆! 再沒有比這個更能粉碎謠言的吉兆了! 之前的童子謠,哪怕流傳再廣,在這樣鐵證一樣的吉兆面前,都會立刻變得蒼白無力! 誰會相信這樣受上天喜愛的人,會是什麼亡秦的妖孽呢? 根本不會有人再信! 謠言不攻自破! 不等她們震驚多久,她們就再次看到了飛過去的金色鳳凰。 鳳凰圍繞著龍影飛舞,這一幕,更是讓大司命等人愣住。 大司命與少司命對視一眼,雖未說話,但都明白對方的想法。 是她們猜測的那個意思嗎? “殿下的身後,莫非真站著神仙?” 良久,大司命才開了口,帶著震驚說道。 少司命沒說話,但抬頭望著那些還沒有散去的異象,美目之中異彩連連。 不管這一幕是不是神仙搞出來的,經此一事後,十九公子殿下在大秦帝國臣民心目中的地位,又會不一樣了。 不僅是粉碎了謠言,更是無限拔高了十九公子殿下在臣民心目中的神秘形象。 典禮現場,嬴政也抬頭看著這一幕,他的神情變化不大,但眼睛裡的驚訝卻實實在在的。 隨後,他目光落回到走上來的第十九子身上,忍不住地想著:這個兒子還能帶給他多少驚喜? 不同於其他人對兩個龍影的猜測,嬴政看到那一大一小兩個龍影時,就已是猜到,小的龍影就是趙義。 但那大的龍影,是他,又不是他。 那更代表著大秦帝國的氣運、龍氣! 身為大秦帝國的主宰,他的氣運已與大秦帝國的氣運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巨大龍影的虛影,讓他感覺到了之前月神曾提到過的,預防帝國盛極而衰。 而小的龍影出現,則讓嬴政感到了欣慰。 那小的龍影同樣不僅是趙義,更代表著帝國新的未來! 大秦帝國的未來是光明的,而他所選擇的繼承人也沒有選錯! 旁邊禮官回過神來,開始進行冊立的一系列程序。 最後,嬴政將代表著太子權利的皇太子玉璽交到了趙義手裡。 “從今以後,你就是帝國太子了,義兒,大秦的江山若想要千秋萬代,需要你來繼續強大它!”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趙義接過皇太子玉璽,恭敬說道。 隨後,他轉過身,略低於嬴政一步,兩個人都站在高高的地上,俯瞰著下面的文武百官。 俯瞰著一切! 天空之中,原本只是安靜無聲的虛影,在這一刻,一道龍吟之聲,像是拉開了慶祝的序幕! 龍吟高昂! 鳳鳴之聲緊隨其後,聲聲悅耳! 天空中更是有著近似彩虹的光出現,像是老天爺也在為了今日的事而大肆慶祝一般。 看到這一幕,一些對帝國並無什麼效忠之心的人,都越發鬱悶了。 尤其是墨家留在咸陽附近的密探,看到這一幕,心梗不已。 上天為何這樣眷顧暴秦? 他們不甘心! 但不甘心又能如何? 張良之前設下毒計,還是無法解釋只能被動接受的毒計,讓童子謠成功傳播開來,來動搖趙義的根基。 可結果呢? 偏偏在對方被冊立為太子的典禮上,出現了這等人為無法創造的異象。 便是他們這些人,對暴秦有著仇恨,對帝國十九公子趙義有著仇恨,在看到這樣的漫天異象後,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這個帝國十九公子,可能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 是啊,一個能在短短半年時間就從普通人變成了大宗師高手的人,怎麼可能是尋常之輩呢? 但他們不願去深想,若這樣不平凡的人成為了帝國太子後,對諸子百家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因為只要去想,就會心生絕望。 太子冊立這可是帝國大事,當漫天異象都散去後,真正的慶祝卻還在後面! 趙義與嬴政並肩站在高處,眺望著城內。 但見咸陽城內,到處都是慶祝的人群。 這對於一向不怎麼支持娛樂發展的大秦來說,是相當罕見的場景了。 大秦境內,想要喝酒,都很難找到酒肆。 而今日,在咸陽城內卻提供了酒水,一個個的攤位也都擺開了,都是平日裡很少能放開吃的小吃。 雖然這些吃食也需要購買,但價格低廉,基本都是以成本價在銷售。 凡是平民,在這樣的慶典日子裡,都願意稍微掏一點錢來藉著歡慶放縱一番。奴隸們沒那個資格來購買,卻也可以分到一點點平日裡吃不到的好東西。 趙義看著這一幕,卻想到了未來的世界。 這個時代還是太貧窮了。 明明有著這樣遼闊的土地,但是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飽飯。 因為無法吃飽飯,所以有限的糧食都要用於吃飯,而不是去釀酒。 從這一點來看,他便宜老爹限制這方面的發展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後世有句話說得好,“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固然,在這個時代其實也是一樣的。 但娛樂有限的情況下,的確可以減少浪費。 而這,也是貧匱的現狀導致的。 “義兒,如今你已是太子,做太子的第一件事,你要做什麼?”嬴政在這時突然問道。 趙義回過神來,想了想,說道:“做太子後要乾的第一件事?應該就是滅掉墨家,將墨家機關城直接掃滅吧。” “可有把握?”嬴政問道。 趙義自信說道:“兒臣唯一要考慮的,就是要花上幾日來掃滅墨家機關城,而非能不能掃滅此地!” 嬴政很滿意他的態度,道:“既是如此,寡人就等著你的好消息。” 趙義則突然說道:“父皇,若兒臣將墨家機關城掃滅,可否向您提一個要求?” “你說。” “兒臣打算在咸陽辦一所公學,邀請諸子百家各家子弟,到公學來就讀。” “之前兒臣提過的報刊,也可在那時徹底公佈,到時,必能讓諸子百家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