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辣椒精 作品

第148章貫血之境

他所指顯然並非這些常規補充身體的大路貨。

但張曼倩更高階層的資料來源幾乎源於與左騰(蓋世大猛男)網絡上的交流,或許存在諸多內容不曾接觸。

張學舟尋思了數秒,覺得問張曼倩還不如詢問任一生這位已知的修行者。

自從拿走《心咒》後,張學舟已經有很久沒有見到這位教授了。

或許是繁忙難於脫身,或許是想偶遇的難度比較大,又或是這位教授醉心於研究《心咒》。

張學舟尋思了數秒,覺得自己有空要在滄瀾學府中多瞎逛逛,他還要向任一生控訴宣師樓太難於進入,沒有特殊的參觀證和邀請證明,那地方壓根就進不去。

“還好我在那邊的修行物資充足,此番還順利撈了一塊通靈寶玉!”

只是想想佩戴通靈寶玉這數天的精氣神舒爽,張學舟覺得修行必須擁有配套的外在條件。

修行有四緣。

一緣為法,擇適應的術法修行可以事半功倍。

一緣為財,修行所需諸多,若沒有足夠家底,修行自然緩慢。

一緣為侶,或同門師兄弟,或可以指點的名師。

還有一緣則為地,修行上佳之地可以助推前行。

張學舟對弘毅法師的介紹深以為然。

他當下有法,但欠缺錢財尋覓修行的物資,也欠缺共同向上的侶,更是欠缺寬敞舒適的修行地。

修行四緣缺了三樣,張學舟覺得自己修行進度緩慢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必須一項一項解決當前遭遇的問題,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修行。

“只要那邊能尋獲修煉術,而後安然回到聖山,我就能騰出心思來謀求這邊的所需!”

張學舟心中思量。

他孰輕孰重還是能拿捏。

他在這一邊風平浪靜,另一邊則是陷入了水火之中。

且不說烏巢是否有先尋覓到謅不歸,單他被太子賞賜的通靈寶玉就是懷璧其罪的事。

他必須在最快也是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諸多事情,而後回到聖山。

只有脫離大漢王朝疆域,與諸多清楚此事的人再無見面的可能,他才能避免相關的風險。

而且他還需要隱匿通靈寶玉,這種寶玉讓董仲舒和司馬相如都羨慕不已,碰上品行不端的人,那便是直接下手搶奪了。

張學舟尋思著種種相關,不斷琢磨著做事的分寸。

但他確實難於牽扯平衡,更多是不得不隨波逐流,欠缺自主的能力。

“萬一……萬一真有人奪通靈寶玉,那我還能拒絕不成?”

在對太子有需求的情況下,他身上的通靈寶玉很穩,沒人敢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