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心偷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三章 羅斯福就職



            

            

            “現在,《世界日報》是屬於你的了,柯林·盧珀先生。”

新普利策大廈內,完成最後的轉讓程序,羅尹·霍華德在合同上籤下自己的名字,對著眼前的柯林說道。

“相信約瑟夫·普利策很樂意自己一手創辦的報業,繼續在柯林·盧珀先生你這樣優秀的媒體人手中傳承下去。”

出手《世界日報》對於羅尹·霍華德背後的斯克裡普斯-霍華德報團來說,同樣也得到了難得的喘息。

近幾年來,斯克裡普斯-霍華德報團不斷擴展報業版圖,在最瘋狂的那段時期平均每年要增加1—6家報紙。

這樣無節制的擴張顯然在如今帶來了後果,隨著大蕭條的發生,報業普遍銷量下滑,僅僅是去年一年斯克裡普斯-霍華德報團旗下就有超過六家以上的報社倒閉,迫使羅尹·霍華德不得不調整報團的發展計劃,拋售一些不必要的報社產業,例如,眼下的《世界日報》。

我可不認為約瑟夫·普利策會喜歡看到這一幕場景。

面對羅尹·霍華德的誇讚,柯林心中多少有些不以為然。

事實上,約瑟夫·普利策在去世前就已經在遺囑中明確留下了:“《世界日報》永遠不得出售。”的規定。

斯克裡普斯-霍華德報團之所以能夠買下報紙,還多虧了普利策的兒子赫伯特配合,聘請律師,經過一番頗費周折的司法程序,修改了普利策的遺囑。

不過,兒孫不孝那是普利策家族的問題。

至少對於眼前的不管是羅尹·霍華德還是柯林來說,他們都是這個遺囑修改的得利者。

如果沒有赫伯特的配合,他們還沒有這麼容易能夠交易《世界日報》。

在完成《世界日報》法律合同之後,羅尹·霍華德並沒有在新普利策大廈多做停留,就匆匆離開。

斯克裡普斯-霍華德報團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做處理。

目送著羅尹·霍華德離開的背影,柯林開始在《世界日報》總編輯的陪同下參觀起這一棟大樓,普利策大廈總層數有20層,雖然是四十年前的老建築,但總體上還維持的不錯,整個地下室擺放著整齊的印刷機,在這其中柯林甚至看到了自己工廠所生產的四色雙面紙膠印機。

顯然,這些是朗格·沃斯特努力工作的成果。

從擺放印刷機的地下室上去,一樓是普利策大廈的營業部,二樓至十樓為出租的高檔寫字樓,十樓以上才是《世界日報》樞紐中心,除此之外,十一樓則是整齊的臥室套房,這些都是專供加班不能回家的編輯使用。

當然,在大蕭條之後,很多編輯乾脆就搬到了這裡來住。

從普利策大廈一直上前,柯林來到了約瑟夫·普利策生前辦公的地方,在鍍金的圓形頂樓裡的巨大辦公室。

“把現在負責《世界日報》的各部門總編輯都叫過來……”

在辦公室坐下,柯林看著跟在自己一路過來的《世界日報》總編輯,隨即做出了自己接管報紙後的第一個命令。

……

就在柯林全面接手《世界日報》,對其進行整頓的同時,席捲全美的大蕭條也終於推倒了美國經濟的最後一塊骨牌。

1933年2月14日,情人節也是羅斯福就職前夕,整個美國銀行開始崩潰,各州的信託公司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銀行成批地倒閉,全國銀行庫存黃金不到60億元,卻要應付410億元的存款,銀行門前人山人海,擠兌風潮遍及全國。

金融信託的崩潰,看似毫無預兆,但事實上再次之前就早已有例可循。

在銀行宣佈倒閉的第一時間,柯林就派出了《信使每日報》收購《世界日報》合併成《信使世界報》的記者,前往“銀行與貨幣委員會”所在的辦公地點。

該委員會是在大蕭條全面爆發之際,由美國參議員們委託成立的專門團隊,用以調查導致華爾街崩盤的交易行為。

而自委員會成立之後,他們就一直試圖瞭解調查清楚真相,然而銀行家始終拒絕交出銀行記錄,這個爭執足足持續了一年,最終委員會得出結論:“銀行體系的狀況如此糟糕,如果全部公之於眾或告之眾議院,就太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