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

    七月十二,夜,酉時末刻(晚上7點)。

    襄陽城北門。

    沈樹人帶著規模大約在一萬人出頭的嫡系部隊、出現在襄陽城時,遠遠看到的就是城內數處火起、喊殺聲混亂不堪。

    農曆七月半的秋夜,酉時末大約才是天色徹底全黑後一刻多鐘,火光在夜色裡也就顯得分外鮮明。

    左子雄、張名振、楊晉爵等三員部將,此番也是跟著沈樹人一起撤回來的。

    他們之前也都參與了“穩紮穩打北上救援洛陽”的戰役,在伏牛山魯陽隘附近和馬守應部戰鬥過一場,見識和眼界、膽色,比之之前也更加略有進步了些。

    但看到襄陽城內的火光時,這三名部將難免還是有些慌亂,似乎都覺得肯定是張獻忠偷襲得手了——

    李自成羅汝才馬守應都集結到了北線,楊嗣昌也親自北上了,南面這邊不可能有別的敵人。

    雖然張獻忠理論上離得也很遠,但排除了其他一切選項後,最後這個選項哪怕看起來再不合理,也只能是唯一答案了。

    眾人之中,只有沈樹人完全不慌,甚至有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的踏實感。

    千日防賊的日子可不好過,要天天小心,一直防著,沒有盡頭。

    基於對歷史的瞭解,他總覺得雖然自己導致的蝴蝶效應已經很深了。但張獻忠大概率還是不會放棄歷史上“偷襲襄陽、陷害楊嗣昌”的這一波操作。

    等了那麼久,現在終於等到了。如果能趁機把張獻忠徹底打疼,關鍵是讓他意識到用這種手段陷害一方封疆大吏沒用、只會得不償失,那才能一勞永逸解決偷襲的問題。

    手下部將還在略微慌亂之間,沈樹人率先很鎮定地下達了部署:

    “不要慌!就算城內火起,聽這喊殺聲肯定還有很多地方在混戰!張逆不可能控制全城的!大家鎮定!

    你們稍微動腦子想一想,張逆此前在荊門以西、荊山群峰之間,離開山區後,離襄陽最近的路,也得從隆中繞過來。

    楊閣老北上不過四天,張逆來得這麼快,顯然是在楊閣老身邊有內應細作!至少在這襄陽城裡有眼線!而要做到這種程度的偷襲,就只有以輕騎快馬、日夜奔襲,人數不會太多!

    楊閣老在襄陽城內留有兩個衛所,至少三四千人馬,廝殺到現在還沒停歇,肯定是張逆人手不夠,無法控制全城,只能重點破壞。

    張名振,你立刻帶兩千人,集結全軍騎兵,拿上我的印信和楊閣老給我的委任書函,去最遠的南門外堵截,這火是從北門起的,張逆肯定是讓人詐了北門入城,南門說不定還在官軍手中!如果官軍信你,你就進城增援,不信你你就堵住城門。

    楊晉爵,你帶三千步兵,去東門外防守。左子雄,你帶主力跟我堵在這北門外,逐次進城,先奪回甕城。再分一個千總去西門——襄陽西門外有檀溪,水面寬闊,騎兵等閒也不易徒涉逃跑,我們倉促分不出那麼多人,只好分個輕重緩急。”

    眾將聽他說得有道理,而且主帥語氣如此沉著,也才徹底找回信心。

    來的肯定不是張獻忠的主力大軍!只是一些偷襲搞破壞的小部隊!所以當務之急不是立刻一擁而上,而是先把襄陽各門圍了,確認情況瞭解清楚哪些城門還在官軍手中。

    眾將立刻嚴格執行了沈樹人的命令,沒有立刻攻擊,而是等待各部迂迴到位。

    等待到位的這段時間裡,寧可讓城內的火苗燃燒得看似更猛烈了、喊殺聲也更激烈悽慘,但沈家軍就是一板一眼按部就班執行著命令。

    看得出來,這支部隊在滅了革左五營其三之後、又跟馬守應血戰了一場,紀律上已經徹底做到了對沈樹人的話令行禁止,絕不懷疑。

    ……

    這一戰的關鍵,也恰恰在於悄悄包抄、四面圍定、不要慌亂。

    張獻忠部下的偷襲戰能屢屢成功,歷來主要靠的就是官軍“不知來襲流賊有多少,敵情不明”,自己就慌亂洩了士氣。

    一旦遇到官軍鎮定,這種戰鬥的勝負也就顯而易見了。

    沈樹人磨刀不誤砍柴工,多耽誤了一刻多鐘讓各部到位,這才發起反攻。

    而城內其實只有張獻忠麾下的一些先鋒輕騎,之前仗著四千官軍的害怕,只敢死守軍營、城樓不敢動彈,張獻忠軍才耀武揚威,到處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