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 作品

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

    沈樹人把對刺刀的要求講解得很詳細,周鐵膽和一眾工匠也很認真地分析了一遍。

    出於穩妥考慮,他們並沒有直接全盤接受,而是先試圖讓府臺大人調整一下訴求。

    旁邊一個三十歲光景的年輕鐵匠,似乎是周鐵膽的徒弟,就拿來一根本地造的魯密銃成品,演示給沈樹人看:

    “大人,您要的‘刺刀’,按照您描述的用處,應該是跟銃劍差不多的。如果非要做成箍環式樣,會額外費不少工時工料。就用魯密銃銃劍一樣的設計,一體鑄在銃尾不好麼?”

    說著,他就擺弄這這把有銃劍的特殊型號魯密銃。

    原來明朝早就已經有火槍刺刀了,只是大部分火槍沒用。為了可靠性和穩定性,省掉複雜的拆裝鎖死機構,魯密銃的刺刀是鑄在尾部的。

    當時的火銃也不存在槍托,也不用抵肩射擊,所以可以正面朝前的時候開火,需要近戰的時候就掉轉頭拿刺刀捅人。

    槍柄上的刺刀,當然無論怎麼裝都不會影響射擊了。即使考慮到防止後坐力回彈、銃劍捅死射手本人,一般也會考慮在銃劍上加個劍鞘來保護,遇到戰鬥就把鞘拔了。

    還有極少數高端魯密銃,會把尾部銃劍做成摺疊的,平時可以往前彎折,一樣可以防止後坐力捅死射手。

    不過這種加工難度就更大了,好處則是平時火銃拿著比較短,不會超過五尺。把摺疊刀翻出來後,還能加長一兩尺總長度,對付騎兵時的有效攻擊距離能更遠。

    沈樹人的部隊原先沒有裝備這種帶銃劍的火槍,以至於他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著實被明朝人那些花裡胡哨的騷操作給驚到了。

    他是知道歷史最佳過河路徑的,怎麼會容許手下人再亂摸河裡的石頭、浪費時間,當下很快就指出了這些花裡胡哨的不足:

    “你說的摺疊式銃劍,效果倒是跟我的套箍式差不多,對付騎兵時也都能及遠,但加工成本已經不比套箍式便宜了,還麻煩。

    套箍式刺刀,完全可以做成在槍管外壁下面、再多鑄接一個半圓形鐵環。然後刺刀的套箍尾部,也加兩個鐵環,插進去後一左一右夾住槍管上的鐵環,再加一根插銷把三個鐵環插在一起,不就好了麼?這不比你生產摺疊刀方便?

    至於那種帶個刀鞘、裝在銃尾上的貨色,以後想都別想了,這種做法一是不安全,加了刀鞘也未必安全。

    二來這種火銃任何時候整體長度是不變的,如果佔用槍托原本的長度,那就是肉搏時總長仍然只有五尺,對騎兵太劣勢了。如果平時就長七尺,士卒端著銃射擊時又太長,拿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