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客棧 作品

第146章 遼寇退中原,漢朝稱正統!

    耶律德光在汴梁待了幾個月之後,他感覺中原民眾已經沒有什麼東西讓契丹軍搶劫了,他們從草原趕來牛羊(這是契丹軍的移動糧倉)已經快要吃完,加上中原老百姓的反抗越來越猛烈,對於常年穿著厚實皮衣皮褲,喜歡寒冷和乾燥的契丹兵而言,他們無法忍受夏天裡中原的天氣悶熱和潮溼的天氣!

    因此,耶律德光將中原統治交給他助手打理,他帶上所有的戰利品,帶領契丹軍撤離中原!

    深居太原城的劉知遠通過他在中原各地使節及安插的密探,密切地監視著契丹軍在中原的一舉一動!

    後晉開運四年(947年)二月十二日,河東行軍司馬張彥威與他的文武將吏等,認為中原沒有主人,劉知遠的威望日益隆盛,眾心所歸,寫信勸他登上帝位,劉知遠謙讓不答應!

    此後眾官三次上書,諸軍將吏、貴臣耆老,一個接一個地懇切陳請,劉知遠才發佈文告應允。

    同年同月十五日,劉知遠看準時機,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後漢政權。他沒有馬上改國號,但棄開運年號,而延用石敬瑭的年號,稱天福十二年?。

    接著,劉知遠下詔禁止為契丹括取錢帛;慰勞保衛地方和武裝抗遼的民眾;在諸道的契丹人一律處死等等。

    於是,晉朝舊臣紛紛投誠歸附後漢。

    契丹軍退出中原後,同年六月劉知遠帶領後漢大軍從太原出發,漢軍一路勢如破竹,最終他們拿下汴梁城及開封,並在這裡建立國都,改名為劉暠,改國號為漢,改天福十三年為乾祐元年,蠲免賦稅,大赦天下,正式稱帝。

    劉知遠果斷採納了皇后李氏的建議,一改過去靠括民財犒軍的慣例,而是拿出宮中所有財物賞賜將士,果然深得人心。

    同時,契丹軍進入中原後,到處以“打草谷”的名義掠奪財物、殺害無辜百姓,中原地區人民反抗不斷,耶律德光被迫北撤,留蕭幹守衛汴京!

    劉知遠看準形勢和時機,採納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進而圖天下”的正確建議,命史弘肇為先鋒,舉兵南下,一路勢如破竹,所向無敵,很快拿下了洛陽,以及河南、山東及河北等中原重地。

    劉知遠穩定中原局勢後,令魏州的杜重威移鎮歸德(今河南商丘南),與原歸德節度使高行周對調,杜重威抗命不從,劉知遠令高行周與慕容彥超率軍討伐杜重威,杜重威誓死守城,漢軍日久無功,劉知遠恐生他變,親自來攻,雙方死傷非常慘重!

    劉知遠見強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承諾不殺他,此時魏州糧草用盡,城中將士多逾城逃亡!

    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出城投降,劉知遠言而有信,沒有殺杜重威,封其為檢校太師、守太傅、兼中書令、楚國公。

    至此,中原基本上平定。

    耶律德光在逃回北方根據地途中,遭到中原起義軍和漢軍圍追堵截!

    此時,各地民眾起義軍風起雲湧,起義軍大部多至數萬人,小部不下千百人,他們攻破州縣城,殺死契丹任命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