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客棧 作品

第141章 治國平天下,喪命荒謬中!

    李嚴馳入成都,撫慰前蜀官吏、百姓,命蜀軍撤去成都的軍事防備。

    不久,李繼岌率大軍進抵成都。

    王衍率百官出城拜降,前蜀正式滅亡。

    前蜀滅亡後,南方諸國皆驚懼不已,他們紛紛歸降後唐!

    平定天下後,李存勖便開始疏遠曾經與他生死以共的唐軍將領,由於李存勖擔心這些將領造反,他有了削藩、收兵權的想法!

    由於李存勖主要謀臣張承業,在阻止李存勖稱帝時已經絕食而死,之後再也沒有值得李存勖信任的人幫他出謀劃策!

    李存勖自作主張進行削藩、收兵權,他的具體做法是,沒有對開國將領論功行賞,封官進爵,同時開始削減軍隊編制,減少對部隊糧草、軍餉及物資供給,讓唐軍將領們知難而退,自己辭職走人!

    同時,李存勖在朝廷裡大量啟用伶人和宦官,在洛陽大興土木興建皇宮,整天不理朝政,與伶人們唱歌跳舞,說書逗樂,過著夜夜笙歌、醉生夢死的奢華生活!

    再者,李存勖將伶人和宦官派到全國各地衙門裡擔任長官,幫他對民間進行橫徵暴斂,使得很多居住在幽燕地區農民越過山海關和長城,到契丹人的地盤上謀生,而居住在長江北岸的民眾也紛紛舉家遷往長江以南地區投親靠友,落地謀生!

    李存勖的所做所為極大地激怒了唐朝的有識之士及軍隊將領們!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唐軍魏博戍卒在貝州(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城關村)譁變,變兵推舉唐軍裨將趙在禮為首領,叛軍很快攻入魏州(治所在河北省大名縣)。

    隨後邢州、滄州也相繼發生兵變,河北全境大亂。

    唐將元行欽受朝廷命令帶兵進討叛軍,由於唐軍的指揮及戰鬥力不行,唐軍連連被叛軍擊敗!

    在如此危機的情況下,李存勖本想領兵親征,但他被宰臣勸阻,宰臣擔心李存勖離開洛陽後,朝廷和後宮發生變故!

    因此,李存勖只得起用他的義弟、生死戰友、唐軍戰神李嗣源,讓他率侍衛親軍北上平叛。

    李嗣源領兵到魏州城下時,他的親軍突然譁變,並李嗣源劫持入城,與叛軍合勢。

    由於李存勖對李嗣源一直不錯,因此李嗣源本來沒有造反的意思,但迫於內外形勢,他又不能在李存勖面前辨明清白,他只得率領變兵南下,準備攻擊汴梁,與李存勖爭奪天下!

    同年三月,李存勖親自率軍東征,欲坐鎮汴州指揮平叛。

    但此時李嗣源已搶先佔據汴州,並得到大批唐軍將領擁戴。

    李存勖知道局勢已不可挽回,行至萬勝鎮(在今河南中牟西北)便下令回師,倉皇返回洛陽。

    回到洛陽後,李存勖再三撫慰士卒,許以厚賞,但已為時太晚,唐軍士卒均不感謝皇帝恩德,在返回的沿途上他們已經逃散過半!

    此時,唐軍將領李繼岌已率徵蜀大軍班師,途中因平定後軍康延孝叛亂,被耽誤了歸程。

    同年四月,李存勖決定前往汜水關(在今河南滎陽西北),與李繼岌會合,再聯兵進剿李嗣源。

    領兵出征前,李存勖命扈從軍兵候於宮門外,自己在內殿進食。

    突然間,唐朝禁軍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突然發動叛亂,率所部攻入洛陽皇城興教門!

    李存勖親率宿衛出戰,他們殺死數百亂軍,最終李存勖被流矢射中,死於絳霄殿,時年四十三歲!

    李存勖死後,後宮的伶人善友將樂器覆蓋在李存勖身上,縱火將其焚屍。

    唐將李繼岌軍至渭南,因部屬潰散,他被迫自縊而死。

    此後,徵蜀大軍則在副使任圜的率領下,歸附李嗣源。

    同年同月,李嗣源進入洛陽,在李存勖靈前稱帝,史稱後唐明宗。

    同年七月,李嗣源將李存勖葬入雍陵,上廟號莊宗,追諡為光聖神閔孝皇帝。

    曾經承載著無數人夢想,光輝燦爛的李存勖,就這樣荒唐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他的人生落幕來得太突然了,一個偉大的歷史頁章本應繼續書寫,但它就這樣忽然被狂風翻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