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星河 作品

第135章 第 135 章

    雖說慎郡王治下不等同於朝廷,但他如今可是統一了北戎,其治下還有兩郡兩城,這樣遼闊的領土,與大啟又有多大區別呢?

    他們寒窗苦讀數十年也未必能考得上一個進士,如今能有機會直接入仕,怎能不好生把握。

    “距離報名截止還有二十天,咱們得抓緊時間。”

    城中的百姓們,也紛紛將這消息告知自己住在鄉下的親戚。

    沒多久,便傳遍了肅城附近的數個郡縣。

    天下讀書人本就仰慕慎郡王,如今有機會到慎郡王治下成為吏員,自然是無不歡欣鼓舞。

    哪怕有可能在城門被趕回來,甚至去了肅城也是白跑一趟,眾多讀書人也還是立刻收拾了行囊,星夜兼程往肅城去趕考。

    如此一來,差不多時間舉辦的附近郡縣的科舉考試,竟是沒多少人參加了。

    一方面是很多廩生舉人都跑去肅城了,無人給考生作保,另一方面,考生也有大半跑去了肅城,根本無心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

    附近郡縣的地方官們,原本懼於慎郡王威勢,不敢阻攔前往肅城趕考的考生,等回過神來發現自己治下的科舉考試無人參考後,也已經來不及了。

    懼怕皇帝責怪,很多人都在考慮,要不自己也收拾包袱,帶著家人去投奔慎郡王算了。

    此為後話。

    *

    為了接下來的吏員選拔考試,李洵很是忙碌,一方面要出題,另一方面還得解決其他問題。

    畢竟林德康既要總攬政務,又要出題,還要監管人事部,也是分|身乏術。李洵既然在肅城,便少不得要分擔一些他手裡的事務。

    比如眼下人事部的人就遇到一個難題,短短几日,報名的人已經超過兩千人,考生們的考試場所該怎麼安排。

    這次可是對附近許多郡縣都廣而告之的,男性考生的門檻又設置在童生以上,上萬人應考都是很正常的。

    這樣一來,肅城原本的貢院是絕對不夠使的。

    李洵去貢院實地看了看,最後下令把附近的居民都遷走,臨時搭建板房擴建貢院。

    沒兩天又有人彙報城中的客棧已經不夠趕考的學子們住了,李洵又少不得下令清理城東的流民安置所,暫時給考生們免費居住。

    全程把關著這類瑣事的同時,李洵還抽空去檢閱了去年底招募來的三萬新兵。

    這些兵都是由李洵護衛營原本的營指揮使王常青負責訓練的,基礎類目其實訓得不錯,但李洵也還是需要對他們的訓練項目進行查漏補缺。

    這一日正在軍營中練兵,便聽親兵來報:

    “郡王,河陵急報,發現萬餘禁軍從北戎草原邊界而來……說是特意來投奔郡王的。”

    跟在李洵身邊的王常青聞言立刻道:

    “郡王,會不會有詐?”

    李洵對此是有些驚訝的,要說他沒打過禁軍的主意,那是不可能的。

    京城那些以商隊為名的情報與宣傳人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為此佈置的。

    不過,他打的主意,也僅限於讓禁軍對他心生畏懼和嚮往,進而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內戰。

    卻沒想到,如今竟有這麼多禁軍來投奔自己。

    但到底是真的投奔還是嘉佑帝的計策,卻還有待驗證。

    “他們是哪裡的禁軍?”

    親兵道:

    “據說原本是京城的,一個多月前被調到了燕山關駐守。”

    李洵便吩咐道:

    “先在河陵為他們搭建臨時營地,好生安置,飲食,著裝,醫療等,與河陵駐軍下等兵等同。”

    “是!”

    親兵領命而去。

    李洵又叫人給伍汲傳信,讓他派人前往燕山關打探情況,核對這些人的來歷是否屬實,順便探探燕山關是什麼反應。

    伍汲那邊卻是很快給他送來了另外的消息:

    清河戰線,西疆與鼎德一線,所有駐軍都進行了大規模編隊調整,且規定了叛逃連坐之法。

    這無疑側面印證了軍中可能真的出現了叛逃。

    又過了七八天,燕山關也傳回了消息,確實如那些禁軍所說,他們是從燕山關逃走的。

    為了順利逃走,他們甚至燒了燕山關北門的吊橋。

    目前李洵手裡自然是缺兵的,所以不管這些人是來幹什麼的,他都準備用起來。

    當然,謹慎起見,這些禁軍不能用在肅城與邊疆等關鍵位置,最好是分散調集到中間的納古斯部落,克烏湖部落,河陵等地作為駐軍。

    在用他們之前,李洵決定親自去樊城見見這些人。

    *

    卻說燕山關叛逃的禁軍們,一路從燕山關跑出來,提心吊膽地進了東戎北戎領地,直到接近河陵的時候,才敢南下回到大啟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