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 73 章

    三四千人的軍隊提著幾百個匪徒的腦袋到城鎮裡休整,當地百姓一開始是有些害怕的,後來見這些士兵根本沒有在城內燒殺搶掠的意思,甚至還給錢問他們買東西,態度十分禮貌客氣,他們的膽子便稍大了一些。

    又得知這隻軍隊是肅城慎郡王麾下,來榆寧主要是為了前往肅城的商人們肅清商道剿匪,目前已經將附近的匪徒全部剿滅。

    百姓們難以置信,從未聽說過有如此熱心的官爺,為了治下的商人,竟然跋涉幾百裡來異地剿匪。

    朝廷在地方只有那麼一點廂軍,維持縣城郡城的治安尚可,卻不太顧得上村鎮,這便導致生活在城外的百姓深受匪徒所擾,對土匪們恨之入骨卻毫無辦法。

    雖然不太相信,他們仍舊抱著一線希望去看了這支軍隊帶著的匪徒首級,沒想到還真在其中看到了好些個他們熟悉的匪徒面孔。

    一時間,整個鎮的百姓奔走相告,敲鑼打鼓地慶祝著這件喜事。

    為了感謝這支外來軍隊的恩德,他們還自發組織捐獻了好些糧食要送給軍隊做酬謝。

    卻被告知,慎郡王麾下軍隊都有嚴明軍紀,不可擾民,更不可白拿百姓的東西。

    最後,軍隊收下了百姓們給的糧食,卻是按照當地物價留下了等額的買糧錢,叫當地百姓們無比詫異。

    他們從未遇到過如此講道理還體恤百姓的軍隊,在鎮裡休整的時候,完全不像曾經遇到過的軍隊那樣在鎮裡搶東西或□□婦女,休整的一天一晚過去,竟是沒有破壞當地任何東西。

    幫他們平定了匪患,也不要任何報酬。他們主動送糧食感謝,這軍隊竟然還按市價給錢。

    詫異之餘,百姓們無比感動,深深地記住了慎郡王這個名號,並且心生嚮往。

    因為他們還聽那軍隊裡健談的小夥兒說起過,慎郡王治下的肅城百姓們到底過著怎樣幸福的日子。

    除了人頭稅之外,沒有任何苛捐雜稅,徭役還會另外給錢,有些地方甚至還每人分五畝地,只收兩成租子。

    留下一段美譽,這支軍隊又繼續前往下一個城鎮,掃蕩著附近的匪窩。

    當地縣令眼見三四千軍隊入境,以為是哪裡的農民起義,嚇得屁滾尿流,後來得知是肅城的慎郡王為了肅清商道剿匪,還狗腿地親自前來拜見,代表當地民眾進行感謝。

    當然,等人一走,就趕緊快馬加鞭往郡城去給郡守報信了。

    榆寧雖說是個上郡,卻也只有四千廂軍,分散於郡城與其他各地,如何敢與兵強馬壯的李洵麾下軍隊抗衡。

    再加上李洵主動派了人與他交涉,他的軍隊只剿匪,功勞由郡守去報,甚至可以將全部匪徒的首級都交給他。

    那郡守頓時就什麼意見也沒有了。

    見李洵麾下除了剿匪,絲毫不侵擾當地,便任由他帶兵在當地來去,擔心駐守城門的廂軍和他麾下軍隊發生衝突造成不必要的傷亡,還特意給了他們各縣以及郡城城門的通行文書。

    至於更東邊的這個縣,通行的方式更簡單,那縣裡的縣令是個貪官,只花了兩千兩銀子便得以在整個縣暢通無阻。

    聽完整個過程,林德康深感欣慰。

    郡王沒有為了接應他就不管不顧率軍強行連闖幾個郡縣,還一石二鳥,肅清商路的同時,在異地博得了民望,真是成長了很多啊!

    手握利器又能屈能伸,穩重地擴張,假以時日成就一定不可限量!

    若能看到那一天,他真是死也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