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lin 作品

第五百四十章 踏歌狂歡

 大家雨露均霑,皆大歡喜,維持平衡。 

 當初蕭翀本可以完全以蕭家的名義私辦鹽場的,他們蕭家有這個權勢控得住鹽場,且也符合大唐整體的鹽場環境。 

 但他沒有,他選了現在這個複雜又算得上是無私的方案。 

 正因如此,才有錢支撐蕭翀在鄮縣搞東搞西,一會兒建它山堰,一會兒挖日湖,一會兒又建燈樓。 

 而且他薅起鄉紳羊毛,其他的官員才會默不作聲,都被鹽場餵飽了啊! 

 越州及鄮縣當地的官員乃至鄉紳(官員普遍出身鄉紳之家),對於蕭翀那都是又愛又恨,想送他走,又怕他走。…. 

 不走吧,蕭翀老是搞事,誰的賬都不買,大動土木,勞師動眾,花公家錢如流水,半點不心疼。 

 可若蕭翀一旦離開了鄮縣吧,沒有他這位強勢縣令的壓制,這個鹽場還能不能是現在的模樣,誰敢保證,虎視眈眈的人多著呢! 

 越州的官員想直接跳過鄮縣控制鹽場,中央的戶部也對這一塊蠢蠢欲動,蘭陵蕭氏想佔得更多股份,當地地頭蛇的各鄉紳也想從中咬下一塊肉來……總之,太平不了。 

 此乃題外話,暫且按下不表。 

 此時林婉婉的馬車已經快移動到燈樓附近了。 

 她剛吃完一份烤羊肉串,正扒著車窗,饒有趣味地看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在燈樓周圍踏歌接天曉。 

 這群唐人啊,性格全都那麼外放,瞧那個大肚腩老頭,鬍子都白了,還擠在人群裡扭動腰肢。 

 還有那頭上纏著花布的老婦,平時肯定是一板一眼的婆婆做派吧,現在也跟少女一樣,在盡情搖擺。 

 更別提本就青春年少的少男少女,一會兒跟這位鬥舞,一會兒跟那位貼面,面具之下全都是一顆顆迫切想要放縱的心吶! 

 繞影樓而行的還有一座佈滿了花燈的燈車,上面站著十幾位少年少女,吹拉彈唱,載歌載舞。 

 舞位的紅衣少女,露出一截小蠻腰,輕紗半遮面,一雙剪水秋瞳,眼波流轉,舞姿妖嬈曼妙。 

 林婉婉一瞧見她,心頭就不由浮現三個字“菩薩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