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四木 作品

第92章 週歲宴

    皇上是什麼脾氣,一年看不清,這都四年了,宮內宮外還看不清?

    若是犯了錯,皇上是不會跟你搞什麼慈悲為懷初犯無事的。皇上許多條新定的法度,聖旨意上都有一句“從重治罪”。

    正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那重罰之下還勇於犯錯的人就銳減了。

    你們家對信妃不滿可以,想要去外頭敗壞一下信妃的名聲也是自己的選擇,但不要把我們當成傻子,當成傳聲筒!你們勇敢起來,自家上摺子彈劾一下皇上好不好?你們有這個膽子,咱們都服氣!

    周圍命婦心裡有被人當槍用不快的,有對此舉不屑的,還有心裡盤算的:哎,一會兒跟信妃娘娘的額娘和祖母去說說話去!賣個人頭換個人情回來。

    但這會子最先要做的,就是扯開話題,免得這覺羅氏再說下去,讓宮裡那些耳朵尖的嬤嬤宮人們聽了去,她們這夥旁聽的也成了‘議論萬歲爺’的同罪了。

    只聽如今刑部左侍郎瓜爾佳·塞楞額的夫人流暢轉了話題:“你們瞧瞧四公主這抓周的物件,有幾樣從前沒見過,據太后娘娘說,這都是信妃娘娘自個兒準備的?”

    話題就此轉移,就剩下覺羅氏自己在原地,看著周圍人都煞有介事討論起四公主的抓周物品,單把她撇下,似乎跟她說話會倒黴似的,心中鬱悶:從前說起八卦來,你們不是這樣的。

    其餘命婦看著她自己呆立在那裡,也都想著要囑咐親朋好友離她遠些。

    有的八卦能說,有的可是要命!

    姜恆此時尚不知有人想將她跟董鄂妃連一連紅線,合併同類項,她現在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敏敏身上。

    不知道敏敏會抓個什麼,她也很期待。

    宮中皇子公主抓周,其生母多半會提前演練一下,讓孩子抓大人想看到的東西。太后當年也不例外。

    皇上是孝懿仁皇后的養子,皇上的抓周她干涉不了,但十四的抓周,太后是提前讓乳母教過的——不是怕他抓的不好,而是怕他抓的太好。

    萬一孩子真的抓個龍佩或是抓住印不放什麼的,就是給自己招事兒。

    所以十四爺抓的是平平無奇金鑲玉如意,好意頭又不出錯。

    這也是太后心上一點遺憾:要是當年由著十四自己抓不知會抓什麼?反正皇上抓的玉尺,太后覺得還挺有預兆的。

    若是從現在來看,十四當年或許會抓一張小弓。

    於是太后早跟姜恆說了:“叫敏敏自己抓去,瞧她要抓個什麼。”

    姜恆也是這樣想的,公主這點上比皇子自由,抓什麼都好,不會有人拿著胡亂解讀。甚至皇上見姜恆準備的物件雖新奇美觀,但沒有很貴重的,還主動貢獻了自己的一枚扳指、一枚刻著“圓明主人”的帝王印章出來——看著這印章,姜恆差點就沒忍住想暗箱操作一下敏敏,咱們要不就抓走你皇阿瑪的圓明園吧!

    當然也只是想想。

    姜恆對敏敏做的唯一試驗,就是把東西擺的遠近不同讓她抓取試試——知女莫若母,敏敏越長大,越露出了懶洋洋小貓一樣省事的性子。果然,姜恆經過實驗發現,若不是非常引敏敏喜歡的玩具,她根本懶得費事擇選了去夠,只會抓最近的東西玩。

    為此,姜恆還把敏敏帶去給太后展示了一下。

    太后也為此訝異:“皇上的性子並不如此,哀家看你也不是個愛躲懶的。”隨後又滿足道:“可見敏敏聰明,知道做公主,做個富貴閒人就夠了。不跟你阿瑪一樣,生生累了自己去,只叫旁人看著焦心!”

    姜恆:……太后這靈活的關於聰明的標準,每每都讓姜恆感慨愛的盲目。

    話說回來,為了避免敏敏在抓周桌上,只肯抓最近的東西。太后提前讓內務府將桌上畫了一個半圓,將所有抓周物品都擺在半圓弧上,敏敏坐在圓心,保證所有東西都跟她距離一樣。

    之所以是半圓而不是整圓,是姜恆和太后都發現了,敏敏不光不願意多費事去取遠處的玩意兒,基本也懶得轉身……

    只好佈置個半圓形出來。

    “敏敏,選一個喜歡的,拿來給皇瑪姆。”

    太后這日穿著莊重,神色卻很柔和,親自站在紅色案桌正前方耐心等著。

    為了吸引敏敏注意力,皇后站在一側,姜恆站在另一側,也在跟敏敏招手,免得她直接向前爬去,根本不看兩邊的物品。

    皇后在得知公主這個脾氣後,對於自己被安排成為一端的吸引品,還有點自得:果然自己沒有白疼愛四公主,敏敏對她頗為熟悉親近,也常會找她抱抱,以至於她可以跟信妃這個生母一左一右吸引公主的注意力。

    前方和左右都是熟悉的人,敏敏就坐在那裡左右為難了一會兒。

    姜恆看著女兒的小臉,心道:還好抓周沒有枕頭,否則她可能直接過去睡了……

    與太后一樣,她也用神色和語氣來鼓勵敏敏。

    幼崽天生就是會讀懂氛圍和看臉色體會情緒的生物。

    姜恆發現女兒六個月後,已經能很準確地感受到她的情緒了:若是姜恆打心底裡高興的時候,敏敏就會興奮些。要是姜恆累了心情有些低沉,敏敏玩的就沒有那麼放得開,總拿眼睛看她,似乎在小心地玩。

    因此姜恆很注意乳母的情緒問題,不光是她們為人要細緻,更要她們開朗些,別帶著什麼暗戳戳的怨氣。

    孩子是知道的。

    而敏敏確實也從額孃的臉上讀出了若不抓一樣東西,就不會從這個桌子上離開的結果。

    那比起一直坐在桌上,還是趕緊抓一樣東西得以離開來的更省事些。

    姜恆能讀懂她小臉上的糾結權衡之色,差點沒有笑出來。

    ==

    “公主取了金碗一隻!”烏雅嬤嬤響亮的爆出結果。旁邊內務府的全福嬤嬤早就開始熟練背誦起喜慶的話——公主無論抓什麼,她們都會有一番絕好佳話說的。

    而姜恆耳朵裡並沒有聽見全福嬤嬤們輪番說的吉利話。

    她想起了自己的抓周。

    俱爸媽的回憶,她抓的也是碗。

    當然,她家裡沒有金碗給她抓,她抓的是一隻那個年代特有的不鏽鋼鐵碗,一點兒花紋都沒有的那種。

    彼時鄰里間走的還近,甚至會互相幫著帶孩子。且那會子網絡不發達,這些吉利話都是由鄰居家年長的婆婆們憑自己的經驗在編造,見姜恆抓了碗就跟她父母道:“這孩子以後必然要吃國家飯的!看,這直接拿了個鐵飯碗!”

    這是他們家津津樂道的一段過去。

    為此爸媽甚至還動員她考公務員。

    姜恆手裡抱著女兒,目光卻不禁散漫落在這紫禁城華麗地重華宮:她當時絕對想不到,她是這樣吃上國家飯的。

    敏敏捧著她的小金碗被抱到她懷裡,將頭靠在她肩膀上。

    沉甸甸的重量,將她的心拉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