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四木 作品

第73章 選擇

    皇上微服出宮,不止去了京郊莊田鄉間,還順帶去了一趟宣武門外的士子會館。

    會館是專門為了入京趕考考生準備的賓館,非科舉年朝廷撥款補貼,算是半官方性質。畢竟三年才有一次會試——賓館又不是古董行,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還是困難點,於是官方會格外補貼些銀兩。

    皇上剛登基的時候開了一場恩科,時隔三年,明年雍正四年春,正是許多舉子們頭懸梁錐刺股數載後,力求大展宏圖之時。

    許多外地考生,尤其是南邊距離京城頗遠的考生,會選擇提前半年就上京,早早進京住在會館裡。

    一來出門艱難,要等著年後再出發,萬一路上遇到些天氣不好或是不幸染病,就容易耽擱行程以至於趕不上當年會試——人生青壯能有多少三年?還是不要耽誤,早早啟程圖個保險安心的好。

    二來舉子們早上京,也可以提前做些工作,家族有人脈的提前拜見些大儒,有親朋的拜訪一下,便是京中舉目無親的,也可以提前熟悉下地理環境,不至於因為趕考迷路而耽誤了人生大事。

    =

    “京城大,路也是四通八達的,許多主路上還有時辰忌諱不能通行。那些到京晚了的舉子們,會館已經沒了房舍,只好另外租賃民宅或是住客棧。若是心思不細,沒提前去走一遍考場。很可能到了會試那日,士子就被車馬耽擱了,進不去貢院白耽誤三年呢!”

    姜恆心道:“那簡直就像是高考沒帶准考證或是遲到一般,令人痛心疾首。”

    此時她正在屋裡邊慢慢散步,邊聽於嬤嬤講會館之事。

    晨起皇上臨走前,跟她說了一聲,今日會去京郊轉轉,也會去會館和理藩院看看,應當回宮就很晚了,讓她不必等著,自行歇著就是。

    而這邊皇上剛走,姜恆就發問:“會館是哪裡?”

    不是土著,常識上到底還是欠缺些。這也就是一睜眼就到了書中的宮廷,人物都提前知道,還先上了一個月培訓班,要是直接穿越,給她扔到外頭去宅鬥,她只怕這會子都要去二投胎了。

    姜恆不知道會館就大大方方發問:她記得之前看紅樓,裡頭史湘雲連當票也不認識,對當鋪做的生意很詫異。

    可見未出閣的姑娘總是消息閉塞的。

    果然,姜恆不知會館,於嬤嬤也不吃驚,就給她解釋了下會館。

    姜恆聽說會館非科舉年幾乎不開張,只有不差錢的外地考生才包租了一直住著,這一回沒考上,京城租房三年二戰。

    不由道:“既也是客棧,那些南來北往的商戶也有許多,怎麼平時會沒客呢?”

    於嬤嬤笑道:“娘娘,只有應試京兆的舉人老爺們才能入住會館,商人自有專門的商戶行寓。”

    兩者構造也不同。

    會館建的屋舍極多,有大有小,大的獨門獨院,單留給豪富之家的子弟,雖然價格高昂,但仍舊供不應求;也有些小單間,方便囊中羞澀的士子租住。

    給商戶住的行寓則是房舍疏落,但天井很大,倉庫也很多,更方便商人存壓貨物銀兩。

    於嬤嬤有意多跟姜恆聊天,分散她初次有孕,到了晚期的緊張感,就細細道:“娘娘不知道,會館雖不在京中繁華地段,但附近的房舍極貴。因那裡都是讀書人才能住進去的地方,尤其是會試這年,更是書聲琅琅,附近的人家都會讓孩子聽這些舉人老爺的聲音,以作薰陶。”

    畢竟能來參加會試的,就已經是全國各地的佼佼者,是舉人身份了。

    舉人在京城或許不算大人物,但放到遼闊的土地上,放到當地縣鄉,那絕對是‘舉人老爺’——只看范進同學中舉後怎麼歡喜瘋的就可知了。

    一片只住舉人的會館,當然是文采精華集中之地。

    孟母三遷要是足夠有錢,保管也遷到這兒來。

    姜恆感慨道:“舉國上下,獨一份的頂尖學區房,當然是貴的。”

    於嬤嬤雖之前未聽說過學區二字,但這兩字倒好理解,她一品就明白了,然後笑道:“娘娘這話說的不錯,可不就是獨一份的!會館雖是外城,卻是唯一一處外城比內城都貴得多的房舍。真是千金難求!”

    姜恆現在低頭看不見腳尖,只能看到肚子。

    她看著肚子:敏敏倒是不需要學區房,她會跟著自己住京城獨一環兩千平大平層。

    =

    皇上與怡親王一行人,並未進入會館,只在外圍瞧了瞧士子云集的景象。

    雖說還未到三月春闈前的鼎盛時節,會館已有向榮之態,許多早到的舉人們出入往來,大半為穩重的中年人(參考范進同學的年紀,就可知考上舉人實在是許多讀書人一生的終點了),也夾雜些意氣風發的青年。

    皇上觀此很是欣慰,對旁邊怡親王道:“明年科舉後,又會有批新的官員入朝了。”

    改革也不是能一撮而就的,前世也證明了,把他一個人累死也照管不了全國上下。

    他需要更年輕更新鮮的朝臣,是他親手選出來的,能夠理解他理念的年輕臣子。

    每一屆科舉幾乎都會有出彩的人物,能在將來做到舉足輕重的位置,對朝廷產生一定的影響。不知這一屆他能否再尋摸到些出色的人才。

    人才永遠是不嫌多的。

    且不只是科舉出仕的人才,各種人才皇上都需要,事實證明,哪怕是歪才只要用好了,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比如說老九。

    聽說皇上有意將與西洋各國的生意交給他,九爺整個人都是一種被夢想擊中的懵。

    就像是走到河邊掉了自己的鐵斧頭,原本想撈把銀的出來就算了,結果河神送出來一把金斧頭!

    九爺原想著弄點擇選皇商的項目在手裡撈一點銀子就算了,誰能想到能與外國通商!

    要說有什麼可能比鹽引更掙錢,那就是這種海上貿易了。

    還記得小時候兄弟們讀史書,九爺看到宋朝發展商業尤其是海上航線,其市舶司每年高昂的稅收數目,就覺得很有搞頭。

    尤其是他皇阿瑪康熙爺將市舶司併入鹽課提舉司後,這就成了九爺夢寐以求的官職:鹽政+海運,這不是雙重超級加倍弄錢buff嗎!

    後來他跟八爺走近後,常跟他八哥說的也是:哥哥坐了天下之主的話,就讓我去廣東做市舶鹽課提舉司總提舉吧!

    雖說這個官職才四品,但九爺一點也不嫌棄,這就是他的夢中情崗。可惜隨著皇上登基,九爺的就業夢也就此破碎。

    原以為餘生就是在京城做些小買賣(薅兄弟們羊毛做無本生意)過活,沒想到皇上還會有用他的想法。

    跟西洋人打交道!

    九爺真是迫不及待。

    “老九的策論你看了?”回宮的路上,皇上問起怡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