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四木 作品

第68章 喜提十三庫

    這夜,張廷玉於府中奉召進宮的時候並不緊促慌張,因他根本還沒有睡。

    皇上今日回京,從城門入宮門的路上都沒有閒著,召了留守京中的怡親王前去接駕,還令王爺入馬車一併乘車入紫禁城,想必是趁著路上就問過了這些時日京中有無發生大事。

    可謂是一絲時間門也不放過。

    張廷玉奉皇上的勤政如聖旨,自己也跟著肝起來。

    因皇上信重,點他為機要大臣,參與吏部、戶部、會考府等多處朝中要部,人人都道,本朝雖無宰相之名,但他張廷玉實則就有宰輔之實。

    甚至皇上於今年過年時還施了一項大恩典:許他將來配享太廟!

    毫不誇張的說,當時張廷玉就如同被天降隕石砸中,與其說是驚喜不如說是見到天外來客似的整一個不可思議。

    配享太廟,他是漢臣啊!本朝於他之前從無漢臣配享太廟的!

    且縱觀史冊,從有太廟一說起,能配享太廟的功臣總不過二百餘人,實在是一個皇上能給出的最好嘉獎:不但是官職財富,更有名垂青史。

    於是張廷玉再無旁念,就是使勁幹。為了這份知遇之恩君臣之分,他就更要勤勉。

    要是不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他自己都覺得對不起太廟。

    倒是皇上還常勸張廷玉休息。用皇上的話說:“於馬車和轎中批閱公文,實傷目力,卿家切勿如此行事。”

    但奏摺繁多,張廷玉等人作為替皇上篩選摺子的一線工作人員,既要保證把要緊有用的摺子儘快篩出來遞上去請皇上批覆,又要保證被他們篩下去放在二批次的摺子裡沒有漏下亟待處置的,可謂是工作又重又急。

    上下班路上佔得時間門太多,虛耗著張廷玉覺得甚是可惜。

    於是依舊在轎馬上批閱公文,爭取到了部裡直接就往下發,或是往上遞,做好第一流的中轉站。

    果然視力有些下降,張廷玉往太醫院診治過後,就收到了皇上御賜的西洋眼鏡兩架,同時還有房子一座——既然上下班路上耗時長,那就給你發房子,讓你住近點,免得以後在路上批摺子損眼睛。

    張廷玉更是覺得無以為報,繼續以極度的熱情投入工作。

    此時他正在燈下寫這一天見過的同僚,經手過得事情條目:這是他多年的習慣了,這一天過完,甭管多晚,甭管身體多疲倦,只要沒病到這一天爬不起來,他都會在晚上寫密冊,把這一日所見政事尤其是皇上召對之語,全部記錄下來。[1]

    人的記憶會出現偏差,總歸是落在紙上更靠譜。

    因而宮裡來人宣他的時候,他還在伏案工作。

    一看錶,皇上居然晚上急召,想來是有要事,於是張廷玉立刻收拾著出發。

    夫人正讓廚下做好了桂花糖羹點心,剛親自送來想讓他吃一碗呢,就聽說宮中急召,老爺已經隨內監入宮去了。

    其夫人姚氏只好將糖羹自己吃,邊吃邊對丫鬟道:“老爺是從先帝爺起就御前聽差的,倒也沒見如此沒日沒夜。”

    丫鬟不懂外頭事兒,只是奉承道:“可見老爺得萬歲爺的器重!”

    姚氏自己用完了點心:行吧,聽說如今御前都備上了攢盒飯,各色冷盤茶點也都擱在南書房隨意辦公的大臣們吃用——起碼不用擔心他餓著了。

    -

    張廷玉並不餓,他坐在轎中,將皇上離京這小半月的事兒在腦中過了一遍。但這只是他的慣性,皇上驟然召見,多半不是為了詢問他日常政事,否則今日下晌回宮後就可留下他細問。

    而皇上卻是在見過十三爺之後,就沒再召旁人,直接給太后請安去了,想來是對他們還放心滿意,不再當日垂問。

    那這會子叫他必然另有旁事。皇上這性子,實在是急。

    是為了什麼呢?難道有緊急軍情。若是的話,是準噶爾?青海?藏地和碩特部?還是安南?

    想到青海,張廷玉就想到現在在京裡頂著虛官職,實則做無業遊民的年羹堯。

    張廷玉其實跟年羹堯一樣,都是康熙爺先提拔起來的人。在康熙一朝就是嶄露頭角的人物了,與李衛田文鏡等人不同,不是皇上親手提拔的臣子。

    所以張廷玉常用年羹堯來提醒自己:要做個謙恭懂事,一門心思做事的臣子。皇上是新君不假,但皇上登基時是三十五歲的新君,可不是五歲的新君。

    先帝的為人比較廣博深靜,凡事都通一點,也十分講究平衡。從兒子間門的勢力平衡以至於諸位皇子奪嫡的熱鬧就可知康熙帝權數爐火純青。兒子們臣子們勾心鬥角,皇上就看著他們演,甚至伸手調撥著他們演,平衡玩弄多於決斷,朝上就顯得一片歌舞昇平。

    但當今明顯不同,他的性格在於強硬:做事時專精一點,他不常玩各種平衡的花式,更擅以力破巧,不給官員們虛與委蛇的時間門,犯了錯還想支吾一二那簡直不可能。他的舉動就直接在說:看,墳在那,給朕爬。

    如今宅子離紫禁城是近,以至於張廷玉才發散了一會兒思維,就已經到了宮門口。

    到了宮裡,臣子是不能再坐轎子的,只能步行。

    於是張廷玉快步往養心殿走去。

    只是他走的再快,家離得再近。也不如今晚就正好宿在乾清宮西配殿的怡親王近。

    皇上跟怡親王今日在回宮路上就已經談講了一路,但還有些話尚未說完就到了紫禁城。

    皇上出了趟遠門回宮第一要事當然是去給太后請安,之後又聽說磁石事,放心不下往永和宮去了,便令人傳話怡親王夜裡留在宮中。

    此時正好了,怡親王就成為第一個跟皇上探討甘特圖的人。

    怡親王奉召進養心殿後看皇上神采奕奕,竟無下午初見時外出後的疲憊之色,又見屋內無人,就不禁兄弟私下裡玩笑道:“臣弟聽聞,皇兄去見信嬪娘娘去了,果然之後神色大不一樣哦。”

    皇上一向是覺得十三弟哪哪都好,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太優秀了,而且太謹小慎微了。

    自己給他的優待他總是謙辭不受,顯得生分了些。

    所以十三爺親近開玩笑的時候,皇上都很寬容,從不訓斥不說,甚至很捧場,含笑拿筆指了指他道:“你過來,朕給你看樣東西,保管你神色也不一樣。”

    大清財務部部長兼審計局局長,每日經手事千頭萬緒的怡親王,在皇上給他指畫了甘特圖的用處後,果然立刻上心起來。

    他眼睛也放亮了:“這圖雖然粗疏,但十分簡明。皇兄,若是咱們將朝中諸事化為這種圖形,作為日常備記,只怕比滿篇蠅頭小字,條陳紀要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