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作品

第一零九六章 總要邁出這一步

不行到時候再說。

李文軍這邊的新廠房蓋好了,單獨租了一層樓的給蔡勝利。

蔡勝利做了幾年的廠長,設備什麼的爛熟於胸,加上有李文軍的支持,新廠組建得很快。

大家覺得李文軍完全有能力自己開個電子元件廠,為什麼要把生意讓給別人。讓別人做也就罷了,還借錢,租廠房給人家。

不理解……

李文軍卻說,以後這裡將會成為一個大城市,會不斷地有新企業入駐。

這只是個開端,大家要慢慢習慣並且接受。

再說,他也不能什麼都攥在手裡。

陶光明忽然想起李文軍之前說十年之內達到十萬人的事。現在離講這句話的時候,也差不多五年了,算上前三期住宅小區的人和學校所有學生,差不多五萬人了。

-----

蔡勝利給出的工資比市裡的廠子高出一半,電子元件廠那些有遠見的技術人員毫不猶豫辭職來這裡跟著蔡勝利幹了。

氣得電子元件廠新廠長和上面的領導罵蔡勝利挖牆腳,罵離開的人是叛徒。

反正他們自己是橫豎沒有錯的。

他們代表集體,代表國家,別人只能配合,不能有自己的思想。

李文軍和蔡勝利覺得有些好笑:有些人是永遠叫不醒的。

廠子開工第一天,李文軍帶人來給蔡勝利慶祝。請了鑼鼓隊,放鞭炮,熱熱鬧鬧搞了一場。

蔡勝利一個大老爺們,竟然紅了眼眶。

李文軍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一步遲早要邁出去的。早一點還更好。”

蔡勝利抹了一把臉說:“文軍啊,我其實真的是在賭一口氣。”

當年說一聲退伍就退伍,給了他一塊菜地就要建電子元件廠。

沒想到有一天,他還要再建一次廠。

而且是被人用這種方式從自己一塊磚一塊瓦建起來的廠裡逼著離開。

他不服氣,而且好生氣。

這些人不就是以為他四十多了,不敢反抗嗎?

他偏要抗爭一下。

上過戰場的人,要是沒有咬牙拼下去的狠勁兒,壓根就活不到現在。

李文軍自然能理解他的唏噓。

中年再重新創業,需要的勇氣比年輕的時候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