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雨 作品

第238章 請助手

    羅英靜是博士研究生,平時也做助教工作,答覆幫她問問。

    過了幾個小時,羅英靜推薦了一位齊魯大學文學系大二的女學生,名叫“姚靜”,浙江人,家境普通,學習努力,文字功底好。

    蔣秋芸加了姚靜的qq,跟她視頻聊了一會兒。

    姚靜20歲,相貌端莊,性格溫婉,說自己喜歡寫詩,給蔣秋芸發過來一首現代詩,還有一首七言古詩。

    蔣秋芸看了看,讚道:“你的詩寫的不錯,繼續努力,大有前途。你能不能說說,為啥喜歡寫詩呢?”

    姚靜“咯咯”笑道:“因為我祖上出過一位詩人,姚燮,你聽說過嗎?”

    “聽說過。你這算是家學淵源?”蔣秋芸隨手在電腦上查了查。

    姚燮(1805年-1864年)曾寫過一千餘首詞和一萬二千餘首詩。祖籍浙江諸暨。祖父姚昀著有詩集,父親姚成是縣學秀才,家境清寒,姚燮曾有“五世儒素風,儉樸誠適宜”之自述。姚燮雖然才高學富,但在科場上很不得意,三次參加會試都不第。

    姚靜說願意幫忙校正文字,既有時間,也有精力。

    寫詩跟寫小說不一樣。寫小說,尤其是網絡小說,那純粹是功夫活,每天坐在電腦前,就像搓麻將,一坐就是大半天;寫詩講究靈感,有了靈感,一會兒就能寫出來,沒有靈感,絞盡腦汁也沒用。

    為了賺錢,姚靜平日裡還做家教呢,審稿能開啟思路,提高文學水平,比做家教好多了。

    蔣秋芸便跟她說定了,有償校正文字,並提供修改意見。

    她的《雲起一天山》已經修改了三遍,但也不能保證沒有錯別字。

    她把小說傳給姚靜,請她最後再讀一遍,將有疑惑或謬誤的地方標識出來。

    蔣秋芸教給姚靜。如何下載審稿軟件,如何在旁邊做標識。

    因為是初次合作,又是三修的文章,她只讓姚靜做標識,不讓她直接修改。

    “一週時間,能不能仔細看一遍?”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