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雨 作品

第171章 木孜仙人洞

    陸丞最喜歡的是一個碧玉壺,它很大,又厚重,拿來做茶壺再好不過了!

    石室中沒有留下法器,卻在石壁上雕刻了兩首詩。

    第一首“萬事若在手,千年聊稱情。他時崑崙去,記得此巖名。”

    第二首:“至人本無夢,其夢本遊仙。真人本無睡,睡則浮雲煙。爐裡近為樂,壺中別有天。欲知睡夢裡,人間第一玄。”

    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留言了!什麼修真功法?沒有!玉簡金書?更沒有!

    蔣秋芸皺眉思索片刻,道:“這第二首詩,好像陳摶所作!陳摶是詩人,也是傳說中的仙人。”

    陸丞笑道:“陳摶?他不在華山待著,跑這兒來幹嘛?”

    “你管得了人家!”

    因為手機沒有信號,想查陳摶的資歷也不行。

    他們從山上下來,返回ks塔什小村停車處,開上汽車前往和田。

    到了ht市,找賓館住下來,才有功夫查閱資料。

    陳摶生長於亂世,讀經史百家,一見成誦,以詩著名。五代後唐長興年中(931年),赴試進士落第。從此不求俸祿官職,以山水為樂。

    陳摶博學多才,著有《三峰寓言》、《高陽集》、《釣譚集》、《木巖集》、《詩評》等詩文集,後世尊他為“儒師道祖”。他是有名的修道者,活了118歲,是地仙級別的人物,主張以睡眠休養生息,“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人稱睡仙。他創繪“太極圖”、“先天方圓圖”等一系列《易》圖,成為中國太極文化的創始者;著有《指玄篇》、《觀空篇》、《胎息訣》和《陰真君還丹歌注》等。

    他將五代十國的統一寄希望於趙匡胤。據說趙氏登極,他聞訊大笑墜驢曰:“天下這回定疊也!”入宋後,太宗趙光義曾兩次召見。賜號“希夷先生”,並令有司增葺華山雲臺觀。數月後放還山。端拱二年(989年)卒於蓮花峰下張超谷中。

    陸丞思索良久,心想:“假如是陳摶挖的山洞,積蓄那麼多玉石做什麼?難道他想做天下第一富豪?還是說他想用玉石做資源,扶持趙匡胤做皇帝?玉虛峰和木孜塔格峰的石室,都是他挖的嗎?他是用什麼法器挖出來的?難道他沒有儲物手鐲,沒辦法將玉石帶走?”

    這些問題無法解釋,因為石室中沒有別的留言,所以變成了懸而待解的問題。

    不過,那兩首詩,倒的確是陳摶老祖的著作。

    看樣子,陳摶那老傢伙,很可能來過這裡。

    從山上下來,走在無人的荒野之地,陸丞停下了腳步。

    蔣秋芸問:“怎麼不走了?”

    陸丞道:“前些日子,我得到一件寶貝,沒敢在人多的地方嘗試,此處荒無人煙,我把它取出來試試。”

    “什麼寶貝呀?”

    “一隻古代的香爐。”

    他把香爐取出來,託在手中,唸誦咒語。

    他先念誦香爐外壁的符文,總共40個字:“赤松遊其上,金爐引瑞煙。蛟螭盤其下,溶曳九州連。節當南至日,星是北辰天。千官望長至,萬國拜含元。”

    唸完之後,就見香爐從他手掌中飛起來,體型逐漸放大,從不到一尺化作數丈,然後繼續放大,大約十餘丈,在空中不停的盤旋,帶起一道龍捲風,風聲呼呼作響!

    蔣秋芸只感到心驚肉跳,強風吹得她睜不開眼睛!

    陸丞的心裡也很吃驚,眼看著香爐放大到十餘丈,飛在數百丈高的空中,將雲彩收入其中。

    他愈發感到震驚,生怕被人看到這一幕,趕緊招手:“回來!快回來!收了神通吧!”

    香爐好像通靈了一般,聽見他的呼喚,體型開始縮小,一點點落下來,重新回到他的手掌心!

    陸丞不敢念內壁的符文了,內壁還有20個字:“暘谷移初日,金爐出御煙。百和清夜吐,四面溢香蘭。”

    他拉著蔣秋芸的手,匆匆逃離現場。

    如果逃得慢了,或許被警方捉起來問話。

    不管怎樣,香爐是一件很厲害的法器,不適合在現代社會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