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 作品

第八百一十六章 辨別點





就好像同樣“質密”一詞,誰知道是質地細密的意思,但多細密算是質地細密?作為一種比較單位,標準就變成了核心。





現在,江遠說手裡的恥骨質密,牛峒無法表示認同,但也無法表示反駁。





“直接影響我判斷的,其實是腹側斜面。”江遠讓牛峒看了一會骨頭,見他沒有反應,這才開口提醒,道:“報告說腹側斜面未達頂端,腹側緣基本形成,但仔細看,腹側斜面的上端,其實是有破損,而不是未達頂端……”





“這……”牛峒再細看,腹側斜面的上端,果真是粗糙的像掉了漆,很小的一塊,還不到半個小拇指的指甲蓋的大小,但卻是正好將腹側斜面的辨別點給蓋掉了。





這個用肉眼是很難看出來的,因為骨頭蹭掉了一層,這可能是熬煮的時候太長時間,在鍋裡蹭下來的,也可能是拼裝的時候不注意碰掉的,但骨頭掉了薄薄一層,下層的顏色外觀的變化並不大,只是好巧不巧的將辨別點給蹭掉了。





“這還真的是……破損了……”牛峒甚至都不確定是存放期間破損了,還是當初就破損了,但這個結論,還真的是說服他了。





牛峒不禁搖搖頭:“是我當初沒看出來。”





“看不出來也正常,這個骨頭確實不能說是典型了。”江遠其實有一半是判斷的,另一半先射箭後畫靶的。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同樣是古董的例子,這就相當於老鑑定師上手一看,感覺不對,仔細看,又挺像,然後開始挑毛病的過程。





江遠是Lv4的法醫病理學和Lv3的法醫人類學,實力方面,其實不像是工具痕跡鑑定那樣變態,可以輕輕鬆鬆的讀答案。





只不過,即使是Lv3的法醫人類學,也是專家水平起步了,比牛峒又強了太多。





“如果是這樣……”就在眾人感覺輕鬆的時間,牛峒再次開口,問道:“骨面有破損,年齡也會很難判斷吧。”





六年前的積案的屍體,就要找六年前的人,這可不容易,如果能有相對準確的信息,自然會好找一些。





“37歲吧。受害人死亡的時候,應該是37歲左右。”江遠沒有賣關子,而且直接給出了一個異常準確的年紀。





牛峒驚呆了,“怎麼看的”這句話到了嘴邊,又收了回去。





問什麼?這就好像有人問他,憑什麼搓一下就認為這張紙巾就是某個品牌的,這種東西,細講起來就沒完沒了了,關鍵對方還聽不懂,聽懂也就記不住,記住也記不牢,記牢了也學不會,學會了也用不上,用上了也是個蠢材,所以……何必說明呢。





牛峒摸摸自己的腦袋,安安靜靜的聽著大隊長下命令。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