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 作品

第一百六十二章 傾巢而出

    刑事案件多有此類情況,到最後,總有案子是破不了的。

    部委督辦還不能偵破,自然更加的令受害者家屬,令社會失望。同時也是浪費了掛牌督辦的經費和人力。而再想重啟,花費只會更大。

    所以,部委督辦的案件,各地基本都會竭盡所能的。這也是一名刑警最能夠竭盡所能的辦案的時候。

    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要啥支持有啥支持的。

    但越是如此,不能偵破,就越是令人不爽。

    來自濱海市的刑警唐亞展就是在場諸人中,情緒最複雜的一個。

    唐亞展今年48歲了,頭髮有些亂,依然是一名普通刑警,也是在場諸人中,級別最低,最不領導的一位。

    根據眾所周知的原理,他正是海濱案的負責刑警,從海濱案的第一具屍體追起,到後期的併案,再到省廳督辦,部委督辦,最後專案組撤離,唐亞展也一直留守在專案組,不斷追蹤著各地dna比對的消息。

    看著江遠年輕的身影,唐亞展的心裡感受十分複雜,有些不是滋味,又有些鬆一口氣。

    他一直有一個信念,覺得海濱案必破。

    原因之一,就在於海濱案的嫌疑人留有一個巨大的破綻,在做最後一個案子的時候,他被人撞破,同時,又被受害人撓了一把,從而留下了dna證據。

    比中dna證據,就能偵破海濱案,這是唐亞展覺得容易的地方。

    然而,十年的時間晃眼就過去了。

    唐亞展依舊在等dna比對的消息,但這個時候,他其實已經很絕望了。

    兇手也許死了也許隱姓埋名了,也許直接出國了……

    不管哪一種,唐亞展都不覺得開心。

    十年,一個人有幾個十年!

    這時候,部委的一通電話,打到了濱海市。

    唐亞展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寧臺縣,卻不知道應該秉持著什麼樣的心理。

    “咱們邊走邊說吧。”局長帶著眾人往會議室去,同時,讓人將審訊室的畫面,傳到了會議室的投影儀上。

    各就各位後,年輕的江法醫才在眾人注視下,開始做起了不是報告的報告。

    “發現犯罪嫌疑人,有重返現場的可能性之後,我們對偵查的方向做了調整……”

    “我在商業街找了一圈,運氣好,正好就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穿著的這雙鞋。接下來,我們就圍繞著足跡和鞋,做了一些工作……”

    “通過鞋子找人未果後,我們開始以酒店為目標尋找犯罪嫌疑人……”

    江遠沒有按照做報告的模式走,黃強民等人也覺得沒必要。

    一方面,部委的人來的很快,規範又出彩的報告,短時間內寫不出來。

    另一方面,江遠等人這次抓住海濱案的犯人,是確確實實的大功一件。

    與其弄一篇四平八穩的八股文出來,還不如就讓江遠表演一個原生態的報告。讓上級領導看到,聽到,理解寧臺縣刑警大隊,付出的絕大的努力。

    張志宏,唐亞展等人,果然聽的很認真。

    柳景輝更是用“這是我自家人”的表情,仰面朝天,靠在椅子上躺出一個舒適的模樣來。

    不過,當聽到犯人重返現場的時候,幾個人還是都不由自主的變換了體位,身體各個局部都不由自主的有些緊張。

    有的兇手,甚至小偷,都會有重返犯罪現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