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159章 草原北平不同冬季

    草原部落對根腳的過分重視,讓草原部落的階級固化比封建時代的漢地更加嚴重,類似於後世某國。



    牧民們是貴族的資產,和奴隸差不多。他們一般情況下,就算境遇再悽慘,都不會生出對貴族的反抗之心。



    但朱文正毀掉漠南草原過冬的草原部落,遭受損失的並非只有牧民。部落的首領,也在南方過冬。



    當牛羊被搶後,將在這個冬日被餓死的不僅是牧民。



    草原各部落的情況和西歐封建領主制度差不多。



    西歐封建領主制度,國王、大領主、小領主、騎士不能越層下命令,即騎士手下的兵只聽從騎士,騎士只聽從領主,國王再命令領主。



    當大元制度崩壞後,蒙古部落制度也是如此。蒙古王“黃金家族”能夠命令大小部落首領領兵協同作戰,但每個首領手下的騎兵只聽從首領的命令。



    這就是說,就算是小部落,他們也擁有自己的騎兵。這些騎兵就是青壯牧民。



    蒙古大貴族可以餓死牧民,卻不能餓死部落首領。因為當他們不想接濟的時候,這些部落首領立刻率領牧民掠奪其他們的牛羊財產。



    哪怕有些部落首領只能湊出十幾個騎兵,他們也會勇敢地去當強盜。



    反正都要餓死,為什麼不拼一把?



    他們都知道,如果現在軟了,就只能餓死。拼一把,賭這些高高在上的大貴族不想打,至少他們這群小部落首領就能有吃有穿。



    牧民?等他們吃飽了,這些隨他們英勇作戰的牧民自然也能有一口吃的。老弱自然就隨他們去死了。



    正好阿里不哥後裔想要奪忽必烈後裔,即殘元皇族的權。這些展現了自己勇武的小部落首領,迅速被他們收編。



    阿里不哥後裔的部落兵力擴充,引起殘元皇族的警惕。



    他們也立刻收編北逃的部落青壯年,以免阿里不哥後裔反叛。



    殘元皇族和阿里不哥後裔還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不聽警告、堅持東遷的瓦剌部落。這促使他們更瘋狂地吸納小部落的青壯年騎兵。



    但能吃的糧食就那麼多。他們將口糧、帳篷、牛羊賜予了失去一切的北逃部落,那麼他們自身統治下的百姓就會失去口糧、帳篷、牛羊。



    此刻,殘元皇族只能拋棄中原皇帝和太子的外皮,迴歸殘暴的草原奴隸主,將不能為他們製造利益的“奴隸”悉數拋棄。



    老弱病殘,都成了草原上飛禽走獸的冬季食糧。



    如此殘忍的事,讓跟隨殘元朝廷北逃的官員無法接受。



    殘元朝廷的官員大多接受了儒家教育。儒家教育有再多不足,至少給了他們身為人的道德底線。比如饑荒的時候,他們好一點就賑災,壞一點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但再壞的官員,也沒有做過“既然糧食百姓不夠吃,那就殺一批百姓就好”的事。



    這就是封建社會對比奴隸社會的先進性。



    元朝官員紛紛諫言,他們都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這些建議可能會稍稍麻煩一點,但至少在道德上不會如此惡劣。



    比如,這些老弱病殘可以為貴族做工,每日給口糧。哪怕最終他們被累死,至少比直接將他們殺死強。



    可殘元皇族為了能在草原部落中穩固“蒙古王”的位置,連這點麻煩都不肯背。



    青壯牧民既能成為騎兵,也能為他們幹活。他們為何要耗費糧食讓這些老弱病殘活下去?



    有些元朝官員再次放低底線。



    能當騎兵的青壯牧民都在十五歲到二十歲的樣子,能不能把年齡放寬一點,三四十歲也能幹許多活。養活這些人,只需要貴族們每日少吃一隻羊。



    甚至大貴族們吃剩的東西加上水和乾草,就能養活許多人。



    殘元皇族告訴跟隨他們北逃到草原的官吏們,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在中原,貴族將自己吃剩的東西給百姓,會被人歌功頌德;但在草原,只有勇士才配吃貴族們吃剩的東西。



    貴族吃一遍,勇士吃一遍,剩下的餵給牛羊,餵給草原的猛禽野獸,也不能給卑賤的牧民中沒有用處的人吃。



    誰如果這樣做,就會失去“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