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156章 常遇春帶孩的原因




    後常遇春繼續一邊屯田一邊練兵,讓他的疆土少了一半的時候,他才稍稍清醒。



    他寫信試探朱元璋,試圖與朱元璋商量,自己能不能成為佔領巴蜀的“藩王”,朱元璋完全不理睬他。



    明玉珍明白,朱元璋不會對他手下留情。



    他試圖打退常遇春,但麾下將領個個都在拖後腿,意見不統一,他又不肯親自帶兵出征,怕被下屬背刺,最後生生把自己氣病了。



    彭氏再次勸說明玉珍投降朱元璋,明玉珍終於意動,但他有個樸素的願望,就是不當亡國皇帝。



    明玉珍給明升、彭氏留了遺旨,讓明升一登基就投降。



    但明玉珍有聲望,他可以率眾投降;明升當時還是個十歲孩童,他說投降,誰會聽他?



    於是彭氏悄悄送信給常遇春,讓常遇春來接應他們。



    彭氏並不在乎大夏如何。只要常遇春能把他們母子二人安全接走,之後巴蜀是降是亂,就和她沒關係。以朱元璋氣度,應該不會遷怒他們孤兒寡母。



    之後明升果然被下屬吳友仁挾持,幸得常遇春千騎入成都,將他解救。



    那之後,明升就十分崇拜常遇春。



    因明升年紀小,又剛登基就投降,投降時還拿出了明玉珍的遺旨,以說明明家早就想投降,只是明玉珍將死之人,想要過一把皇帝癮,朱元璋便對明家不怎麼提防。



    明升在應天比較自由,時常去常遇春家拜訪。藍氏也很照顧這一對孤兒寡母。



    當明升得知常遇春家裡多了兩個“降王之子”後,回家對彭氏哭了一場。



    彭氏卻興奮不已。只要開了這個先例,那我兒豈不是也能……



    於是深居簡出的彭氏第一次入宮求見朱元璋,請求明升也跟隨常遇春學習。



    朱元璋顧念彭氏在明夏降明時做出的巨大貢獻,同意了彭氏的請求。



    至於陳理……雖然陳漢是被朱元璋覆滅,而不是投降,但陳漢有許多將領投降,陳理身為陳友諒唯一活著的幼子,也在應天被榮養。



    趕三隻羊也是趕,趕四隻羊也是趕,朱元璋擔心別人說他故意薄待陳理,就讓陳理也跟著常遇春了。



    陳標得知前因後果之後,不知道該笑還是該感嘆。



    他從後世零散信息中得知的朱元璋,是一個雖然當了皇帝仍舊很自卑的人。他時時擔心自己的位置會不穩,制定了許多政策來鞏固他的政權,填補他的自尊。



    但陳標奉為主公的這個洪武皇帝,卻好像自信心過分足了。



    把敗王之子丟給最信任的大將培養?洪武皇帝這是不準備阻攔四人以後走仕途啊。



    陳標滿足了八卦心後,也大概瞭解了要如何對待這幾人。



    張一張二還小,由常遇春和藍氏帶著就行。他雖答應了張士誠,但也不必太在意,頂多把弟弟們用過的舊繪本給他們一份,就當提前啟蒙。



    另外兩人……



    “你們要入學?”陳標揹著手,狐疑道,“你們真的要當我學生?我可是很嚴格哦。”



    陳理立刻拱手作揖:“請先生教我!”



    明升猶豫了一下,在常遇春的眼神示意下,他也立刻作揖:“請先生教我。”



    陳標道:“在船上的時候,我先檢查一下你們的功課進度,然後給你們佈置作業。等到了北平,你們的師兄師姐們會帶著你們學習。”



    陳標可沒有精力再手把手的教人。先入門的學生帶後入門的學生,這不是理所當然嗎?



    陳理只要能拜入陳標的門,其他沒意見。



    其實陳標算是陳理的殺父仇人。若不是陳友諒非和洪都死磕,也不會在鄱陽湖兵敗被殺,陳漢也不會這麼容易就滅亡。



    但陳理都已經歸服朱元璋,對朱元璋麾下將領的仇恨也早就淡了。



    就算陳理心中還有仇恨的時候,他對陳標也恨不起來。



    陳標比他年紀小許多,在洪都遇上他父親幾十萬大軍圍城,完全是無妄之災。



    陳標的厲害,讓即便參與了洪都之戰的陳漢降將都讚不絕口,直稱恨誰都恨不起陳標來。



    怎麼說呢,陳友諒在洪都之戰對上陳標,真有點自取滅亡,怪不得他人之感。



    陳理聽陳標的神奇事蹟聽了幾年,早就對陳標佩服不已。是否能跟隨常遇春他並不在意,若能拜在陳標門下,他爹也會泉下有知……咳,應該會。



    陳標很快就給兩人出了卷子,考校他們目前知識掌握的進度。



    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算術雜學,陳理和明升做題做得滿頭大汗。



    常遇春看了一眼卷子,也有些頭暈。



    他兒子在學校裡學這個?這可真是……常遇春本以為自己學習已經很努力,都會作詩了。現在看了陳標隨手出的試卷,他才意識到,陳標學識淵博,果然名不虛傳。



    常遇春是一個很上進的人。



    他知道陳標是太子,是未來皇帝。那麼陳標現在教導學生的知識,定是陳標認為官宦們應該掌握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