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宋濂盯著茶杯,沉聲道:“我家境貧寒,買不起書,只能去師友家中借書抄寫閱讀。可像我這種能買得起紙筆的家庭,比起朱元璋的部下們,恐怕算不上家境貧寒。”



    當然算不上。



    能拜師、能買得起筆墨紙硯、能穿著遮體的衣服在油燈下挑燈夜讀的家庭,別說在元末亂世中,就算是在所謂王朝盛世,都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人。



    許多賢人他們的眼睛所注視著的最貧困的人,就是這樣的“寒門學子”。



    像朱元璋他們那種在地裡刨食,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出門全家人輪流穿一套衣服的百姓,在元代是連名字都不允許擁有的人。



    他們或許在許多人眼中,已經不能算是“人”了。



    宋濂道:“我因幼時吃過艱難求學的苦,能明白寒門學子的不易。朱元璋言,貧苦人更懂得貧苦人,話糙理不糙。若他能堅定此刻本心,未來未必不能成為一代明君。”



    幾人紛紛點頭。



    除了葉琛是官宦子弟,其餘幾人頂多算耕讀世家。在世族豪強看來,都屬於不入流的“寒門”。所以他們的門第觀念並不強。



    何況,漢時有劉邦這個草根皇帝,更有陳勝吳廣喊出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震撼人心之語。他們不會小看任何一個“草莽”。



    幾人沉默了許久,王褘懶散道:“那李善長真有意思。對待武夫的時候就用武力,無人可用的時候連小孩子也可以交付信任。還真是為了達成目的,無所不用其極。他該不會也是修事功學吧?”



    葉錚表情古怪:“我看他不是修事功學,而是被朱元璋壓榨得沒法子了。”



    幾人再次扶額笑。



    王褘笑道:“不過若那叫陳標的五歲孩童真的是天才神童,讓他為人啟蒙,說不定真的可行。我小時候便常教導家族中同輩。”



    幾人都是神童,都有輔導家族中同輩的經歷,紛紛點頭。



    有些老先生自身學識不錯,但離孩童時代太遠,自己能讀書,不一定能教孩童啟蒙。見李善長和那些將領們的態度,說不準那個叫陳標的孩童還真的很會教導人。



    “但朱元璋麾下將領人數不少吧?全交給一個五歲孩子,怕不是會把孩子累出問題。”葉琛率先站起來,“我準備今日就去拜訪李善長。你們可要再考慮幾日?”



    王褘站起來:“考慮什麼,我們一起來的,當然一起去。對吧,師兄?”



    宋濂點頭,問道:“你們呢?”



    葉錚嘆氣:“其實我是想帶著學生們搶在你們前面的。畢竟你們可是‘浙東四先生’和‘浙東二儒’,名氣比我們大太多了。”



    “浙東四先生”中的葉琛,“浙東二儒”中的王褘,和兩個稱號中都有他一席之地的宋濂,紛紛大笑。



    葉錚和他的三個學生看著他們猖狂的笑容,有些牙癢。



    ……



    陳標一回家,就撲進馬氏懷裡告狀。



    馬氏聽完陳標的告狀之後,哭笑不得:“李先生就逗你玩呢,哪會真讓你去給人家啟蒙?”



    陳文正和李保兒對視了一眼。那可不一定。



    他們自己也有秀才甚至舉人啟蒙老師。李保兒還算能跟得上老師講的課,陳文正只想打瞌睡。



    但陳標操著一口黏黏糊糊的小奶音給他們講課時,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學習進度一日千里。



    當然,這並不是陳標能力比秀才舉人老師強,而是秀才舉人老師們教導的方向和陳標不一樣。



    即使元朝科舉斷斷續續,但文人要出頭,仍舊朝著科舉去。



    他們教導學生,首先是熟讀熟背四書五經,然後再背先賢們的經義。



    這一步路,在坐不住的“老”蒙童們那裡就直接堵死了。



    陳標教人則帶著後世的眼光。



    首先,他要明確聽他講課的人讀書是為了什麼。



    一是識字,可以自己讀書自學;二是明理,懂得經史子集中經典故事中要闡述的大道理。



    所以陳標教導別人時,直接就將拗口的“雅文”,改成了通俗的白話文。



    這些“老”蒙童們看不進四書五經,但通俗話本都看得津津有味。



    經史子集裡的故事,精彩程度不比通俗話本差。陳標再用後世的故事編一些有趣的衍生小故事,連陳文正這種純粹的“大老粗”也聽得津津有味。



    不僅如此,陳標還讓人用經史子集的故事畫了話本,寫了戲本。



    現代的小朋友,你讓他聽文言文成語故事,他會哭給你看;你讓他聽通俗成語故事,他會比較感興趣;如果是成語故事話本,他自己看得津津有味;換成了成語故事動畫片……你就得防著他偷偷開電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