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 作品

五十三、十八人上京

    京都夜裡又下了一場雪,不過只是小雪,天卻更冷了。

    一般年前年後幾天該是最冷,也就是說這時還沒到最冷的時候,李業不想出門,聽雨樓已經好幾天沒去,天天在家裡教兩個丫頭數學。

    秋兒很好學,因為她理解能力很強,往往沉浸其中。月兒卻頭大得很,一副痛苦不堪的模樣,這大概就是學霸和學渣的區別吧........

    倒是嚴昆雖沒交代他,可每隔幾天就會親自跑來跟他彙報那邊的情況。

    天再冷也阻擋不了士人的熱情,畢竟現在聽雨樓《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名滿京都,能上三樓就能落下好名聲,雖比不上詠月閣魁首那麼有分量,但貴在更加容易啊。

    每月十五人說不定努力一下就能輪到自己呢?為此吸引眾多文人雅客,而在這個年代,名聲確實是可以當飯吃的。

    如謝臨江、曹宇這些才氣大的人,到一些酒樓青樓老闆都不要錢的,而且逢年過節很多有錢人也會送禮,只為沾點才氣,或者各種大商青樓也會請他們為自己花魁作詞之類的,表面上是不收任何錢財,只談風雅,但幾天後就會有人送禮上門,這已經是一種不成文的規矩。

    這是這個時代特有的現象,士農工商,商最有錢,卻被放在最下層,沒有話語權,誰有話語權呢?那自然是士人,所以商人有錢卻無話語權,這本身是一種很危險的狀態,有錢招人眼紅,沒話語權就不能保護自己。

    所以很奇特的現象就出現了,有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也有人說詩詞歌賦只是無用之物,但不管怎樣,讀書人依舊地位很高。因為這背後本身就是掌握大量錢財資本的商人推動的,商人有錢就想要安全感,要有安全感就要讓自己沾上才氣,要沾才氣就討好和拉攏讀書人。

    在這種看不見內在動力推動下,如此獨特的社會層次下,詩詞歌賦也被賦予生命和活力。

    讀書人是清高的,但從時代的角度來說他們又是工具。

    李業現在已經成為那內在推力之一了,仔細想想何嘗不可,這本就是雙贏的買賣。

    ........

    這幾天李業依舊沒有忘記鍛鍊,聽雨樓可以不去,晨煉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