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喵教主 作品

第65章 天下的讀書人哪有不喜歡當官的

    江陰徐府。

    萬卷樓樓高三層,純木結構,樓中藏有漢唐以來各類古籍珍本,尤以宋元雜書最多,當年大明修官家史書,似元史此類,都曾來萬卷樓調閱秘籍堪對。

    施耐庵坐在藤椅上,一手拿書細細啃書,一手拎著一根戒尺。

    徐麒的兩個兒子,徐景南,徐景州,則是端坐在桌上,滿頭大汗地背書。

    這江陰夏日炎熱,施耐庵卻不準二子休息。

    一邊,施耐庵的弟子羅貫中,正在跟徐麒府上給徐氏兄弟二人安排的伴讀聊天。

    除了伴讀書童,還有一侍女在側。

    那侍女十來歲年紀,活潑可愛,生一對小酒窩,還有兔牙,機敏乖巧。

    羅貫中一邊拿著筆抄錄施耐庵所著的《江湖豪客傳》,一邊笑道:“徐小娘,你可曾去過白駒場?那可是個好地方,百里鹽場,處處都是雪鹽,曬鹽時,鹽娘戴著斗笠,挽起裙褲露著潔白的小腿,雙白映月,嘖嘖,端是人間美景。”

    名為徐小娘的侍女翻了個白眼,嘟嘴道:“你們寫書的,是否都這般下流。”

    伴讀書童也連連點頭。

    羅貫中頓時急了,說道:“寫書人的事,怎麼能叫下流!”

    “此風流也!”

    “風流非吾願,但願花常在,汝等年歲尚小,不解風趣,不解風情。”

    元末明初,國民風氣十分開放,這時候遠沒有被朱子理學所束縛,民間百姓受元朝風氣影響,對於男女之防並沒有後世那麼重,所以各種玩笑也還開得。

    侍女徐小娘又鄙夷道:“你都這般老了,還如此好色,不是好人。”

    羅貫中又急了。

    他怒道:“胡說,我輩讀書人,寫話本雜曲兒,那不知讓多少茶樓酒肆說書唱曲兒的伶人有了生計,讓多少看客聽主消遣娛樂,這是造福萬民的好事,怎麼不是好人呢。”

    “我又不事勞作,每日恬靜享受生活,和你等聊天乃攝取素材。”

    “寫書很養生的,尤其是寫浪蕩子們喜歡的春閨夢本,似魚蒲團,西廂記,越寫越精神!”

    “你看我,快三十歲了,還是這般年輕!”

    羅貫中甩了甩自己花白的頭髮,露出濃重的黑眼圈,乾癟的臉頰露出,一雙晦澀枯萎的眼眸,流露出淡淡的虛弱。

    侍女和書童都露出懷疑表情。

    那邊,施耐庵等徐景南和徐景州兒子背完書後,便揮了揮手,讓他們下課去歇息,轉而看向了羅貫中。

    小侍女和書童,跟著徐家兩位公子走了,而羅貫中老老實實地到了施耐庵身邊。

    “師傅,今日有幾個錦衣衛國安司的小校,上門來請,說想請您去應天府,為大明編撰什麼,報紙,說是他們國安司的指揮親自下令,您是不是去看看?”

    施耐庵面無表情地搖搖頭。

    隨後,他端起茶來飲了一口,又開始口述劇情,由羅貫中著述。

    越說,羅貫中越是苦……

    師傅施耐庵新著述的這段兒故事,將那水泊梁山的反賊頭子宋江,換了層皮,說成是招安派,和朝廷虛與委蛇,硬生生氣走了身邊的功臣兄弟,這說的不就是前大周的吳王張士誠嘛……

    張士誠當年手下有十八員大將,弟弟張士信,張士德也都具有才幹,可惜他這人鹽梟氣息太濃,他佔據的地方是產糧大區,又有魚鹽之利,本來就十分富裕,起勢做大時候,來回反叛,每一次反叛勢力和官職都會更大,元朝因為對地方失去掌控,不得不招撫綏靖為主,這也讓張士誠趁機做大。

    可惜,他這來回反叛,還運送糧草去大都,為元朝輸血,寒了手底下許多兄弟的心,自己師傅施耐庵就是其中之一,施耐庵曾在張士誠手下當過幕僚,他深恨元朝吏治綱常崩壞,百姓難以生活,所以屢次勸諫張士誠不要向元朝稱臣,最後鬧得不歡而散。

    如今雖然吳王張九四已逝,但不妨礙施耐庵將張士誠的故事套在這江湖豪客傳裡,裡面的一百單八將,也差不多就是張士誠十八員大將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