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276章 摩雲道上神通法

    對著眼前的清幽小徑觀望有頃,歸無咎極為堅實的邁出一步。



    杜念莎緊隨其後,亦碎步玲瓏,身影如風般進入道中。



    第一步落實的一剎那,就如懸停在半山腰上的滾石松開了機關,動如脫韁之野馬,再也抑制不住轟然滾落的大勢!



    而這條路,彷彿斬絕人我之分、與紅塵萬物相隔離,周圍的一切山水草木,乃至盡頭的枕道碑,同處於道中的杜念莎,背後已經光影混冥的紅雲秘境,都瞬間淡化千百萬倍,似乎於己相隔億萬裡之外。



    歸無咎靜心體驗體內元光的極致變幻,以及恍若成丹的旺烈氣機。



    須知精斛虛丹之法的一切奧妙皆在器物之中,雖最終成就了堪比金丹境界的修為,但結丹過程實是問道於盲,並無經驗可言;而魔道丹法本於強弱侵凌,以至簡達道,祭祀之儀一步登天,又與道門不同。



    若能從中經歷一次真正的結丹經驗,未必不是一場巨大的收穫。



    但由於整個“結丹”的過程如冥冥中的外物在操控,一切並非由心所主的緣故,自身神識只是恍若一個提線木偶。雖偶有所得,但若只是遠遠窺看,並不上手主宰氣脈,終究不能算是冷暖由心。



    實際上,在枕道碑前成就“金丹”的過程,獲益最大的,不在於結丹本身,而是結丹之後初次錘鍊神通的嘗試。



    現在歸無咎和杜念莎,在“成丹”的同時,依照《通靈顯化真形圖》和《二相生化玄機秘指》,已如花開結果,神通宛然成形。



    枕道碑下,“霸下”口中。



    幽寰宗蕭天石、張宏辯,四御門尹九疇,真曇宗符凝錦,盈法宗明選烈,原陸宗應雙雙,辰陽劍山巫景純,楚丹青,莫清和,呂鑑遠。俱列成一排,站立在“霸下”巨齒之內。



    內外之間,有一道無形隔膜,是以歸無咎二人,在這一道小徑對面時並未能夠發現諸人的存在。



    此時這一行人的氣息,圓全成韻,抱中守一,似乎有無數個“中心”流動制衡,盤結交纏,統籌內外方圓。任誰來辨認,顯然人人都要被當做金丹修士。



    這一行人盡數立在此處,也是有講究的。



    但凡往紅雲秘境之中求取玄種之人,若僅得二三等玄種,那麼“成丹”過程,卻在“法意亭”中縱斷相隔的密室之中進行。



    因此歷來求取二三等玄種之人,和親入秘境、尋得一等玄種,期冀丹成一品之輩相比,資質固然稍遜;但是單就這“紅雲小會”的比試而言,卻多出一道優勢。那就是此輩預先在法意亭私密之所“成就金丹”,於是可以提前趕到枕道碑門前,觀望摩雲道上秘境歸來之人的成丹之路,當中所得,著實匪淺。



    這一場觀望虛實,在接下來交手之際,成丹二品者亦可從中佔得少許先機。



    別派一二修士蜻蜓點水姑且不論,數十萬年來幽寰宗在此處所得,探明別家功法源流,所獲之巨其實超乎想象。



    九宗之內,論對於其餘八家功法的瞭解熟稔,幽寰宗獨佔鰲頭,餘派拍馬難及。從這個角度上說,這一次秘境深處至高玄種四損其三,也算是求仁得仁,自有因果。



    此時,歸無咎、杜念莎二人漸步向前,丹意稍成,一身神通變化之數,盡在蕭天石等人之目中。這十人雙目全神貫注,不放過一絲一毫的精微之處。



    杜念莎頭頂處仙雲靄然,丹霞陣陣,一根鮮嫩欲滴的二尺青枝當頭生長,陸續開出七朵花瓣,色澤各不相同。其餘六朵花瓣都是一般大小,唯有最後一朵淡綠色九葉花瓣,卻比其餘六花稍稍小了十分之一左右。



    七朵異花完全綻放,其中隱約現出文字流淌,金光呈祥,一道道收攏歸一,自杜念莎頂門如“灌頂”一般吸納湧入。



    前六朵花瓣之上的文字,甚微而玄。以蕭天石等旁觀之人目力,似乎明明可以將花中文字完全分辨明白;但閱覽一遍之後,腦海中卻空空蕩蕩,又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