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菽 作品

第40章 第三十九回

    昭國。

    離王都五里地的石頭村。

    卯時。

    碎月軍的士兵石二郎提前一個時辰起身, 擔著兩個木桶去河裡挑水,給家中的粗陶水甕裡灌滿了水,最後一趟回來時,他家已飄出裊裊炊煙, 直直地升入灰藍色的天邊。

    石二郎才走到路口, 母親已經站在門口等了, 招招手說:“兒郎,飯做好了,做了你最愛吃的, 趕緊來吃吧。”

    母親特意為他做了過年過節才會烹製的一種糊糊飯, 用麥子、豆子等磨成粉用水熬成糊糊, 加入幾種野菜乾,再把豬下水剁碎了煮進去,就會得到一鍋香臭香臭的糊糊。

    對他來說,這是童年時深深刻在心底的美食佳餚,正經的肉和精米飯都比不上, 回家的第一天, 他就求母親做給他吃,總吃不膩。

    太陽昇起他就得走了。

    石二郎大口大口地吃著飯, 把肚子填得圓鼓。

    農家沒有食不言的規矩,他邊吃邊與母親叮囑說:“我已經找到了工匠, 錢也付了, 到時他們會過來給您把房子修葺好, 造個泥土房子。等到今年冬天,您就不用挨凍了。”

    “糧食我都給您放在地窖裡了, 我留下的錢可夠用?不夠我再給你留點。”

    老婦人不肯要:“我用得著什麼錢?你還不如自己留著, 在路上買點好吃的。或者明兒趕早, 再去集市上看看有沒有鐵甲鐵器賣的,能多帶一副嗎?”

    他離家時才十五歲,家中有父有母,有兄有妹,過了三十五年回到家,只剩下一個垂垂老矣的老母親。

    他回家省親,才過了小半個月。

    昨兒石二郎忽地從別人口中得知蓮州公子被妖魔抓走了,生死未卜,而住在老家他鄰村的戰友都已經回軍營去了!

    當時他便是一驚。

    誒?怎麼不告訴他呢?是把他漏了還是怎的?

    得知消息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來不及回城,他回到家,把倚在牆根上的一支鐵槊抄起來,還取下了他的弓和鞬櫜,又將匕首、腰刀等等拿出來檢查,佩好。

    鐵槊是從碎月城帶回來的,煉了妖骨進去,跟了他十幾年,被妖血養得油潤髮亮。但是弓箭跟匕首、腰刀還有盔甲都是是回昭國以後才買的,他很珍惜自己的武器,每天都要打磨,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習慣,每天要是不磨刀的話就渾身上下覺得不舒服。

    石二郎去意已決,打算去說服母親,可一轉頭,母親不知何時開始已經呆站門口,凝視他,雙眸含淚,一切意在不言中。

    石二郎跪下,紮紮實實地磕了三個頭:“娘,孩兒不孝,沒能贍養您幾天又得遠行。此去不知還能不能回來,我會託人照料您。”

    老婦人哽咽地問:“必須走嗎?你都五十歲了,也老了,不年輕了,還得你去打仗呢?”

    石二郎張了張嘴,被一句啜泣堵住了接下來要說的話,輕咳了一聲,吸了吸鼻子,才顫著聲音道:“蓮州公子救了我的命。如今他有難,我又怎麼能一聲不吭?這是您跟爹打小教我的,做人要知恩圖報,不能做那種沒良心的人。”

    老婦人一言不發,坐下來默默流了一會兒淚,漸漸止住哭泣,才走過去,摸了摸兒子已經斑白的頭髮說:“你說的是,要是沒有蓮州公子,這國怕是已經亡了。你去吧,娘不攔著你,應當的。若不是人家救你回來,我到死了連你最後一面也見不著。”

    “只是,我的兒啊,你這麼老了,能幫上忙嗎?真的不是去裹亂嗎?”

    石二郎也抹眼淚:“幫得上!娘,我耍槊給你看,我耍得可好了!我還沒給你耍過。”

    老婦人忍不住又哭了:“好,好,娘也見識一下……娘還記得你小時候是村裡最膽小的孩子,見天兒被人欺負,哭著鼻子回家,沒想到也有這樣英武的一天。”

    大半夜的,石二郎給他母親耍了一遍長槊,惹得他母親直笑直贊。

    老婦人睡不著了,點起寶貴的油燈,連夜給自己的孩子準備明早要吃的飯,還蒸了一兜豆餅乾糧,給他都帶上。

    她吃了半碗就吃不下了,因為早就飲淚飲飽了。

    送孩子送到村口時,天已亮了,石二郎請母親送到這裡就行。

    老婦人用能多看一眼也好的語氣說:“你讓我再多送送你。”

    石二郎道:“再送我怕我捨不得走了,我這麼大的人了,在外面哭起來多不像話啊。娘,兒在此別過了。”

    老婦人見他轉身要走,伸手拉住他的衣角,紅著眼睛問:“你去打妖魔,不怕嗎?”

    石二郎紅著眼睛,卻彎了彎嘴角,眼眸亮了下:“怕。無論見多少次,我還是怕。但是,怕也沒用。”

    在母親的手揮目送下,石二郎揹著足有三四十斤的武器,搭了一輛驢車,搖搖晃晃地回了碎月軍營。

    石二郎來得晚,軍營裡已是一片備戰的緊張熱鬧景象,於是趕緊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