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狗 作品

420.合法合規、低調處理


  湖北,宜昌,遠安縣。

  大年初八。

  遠安縣有個相對來講風貌比較原始的村子,叫做青龍村。

  這個村子裡的農民平常多以種植山楂、農耕為生。農忙時耕地,農閒時外出務工,雖然。談不上特別貧困,但也和富裕不沾邊。

  但這一狀況從去年開始得到了一些改善。或者說陽曆年的1月份。

  從陽曆年1月份開始,《山楂樹之戀》劇組要在青龍村拍攝取景的消息忽然就傳開了。

  一下子,讓許許多多陌生人把目光落在了這個在之前毫無聲息的村子上面。

  《山楂樹之戀》這本書,可能好多人沒看過。

  甚至包括村民在內,聽到了這個名字,最多也就是想到可能和山楂有關,但要是再深問一些,就不清楚了。

  或者說的更直白一些,問村民:你認識許

  鑫不?

  得到的回答肯定是百分之80到90的人沒聽過這個名字。

  但要問題起來認不認識張一謀.那說道可就太多了。

  或許「國師」這個綽號他們還很陌生,但提起「老謀子」這個綽號,那麼無論老少,或多或少肯定都聽過這個名頭。

  在「老謀子」的攝影機下,南屏村,因為《菊豆》而出名。

  周莊,因為《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而收穫矚目。

  張掖,同樣因為老謀子鏡頭之下,那潑墨如油,揮毫肆意的絕美丹霞地貌,而馳名四海。

  就更別提重慶武隆的那座天官驛了。

  張導的作品,出現在任何城市、鎮縣、村落,都是當地人的一樁「盛事」。

  哪怕,這部戲的導演是許鑫,他只是擔當監製。

  可是當初八這天得到了張導要到來的消息時,yC市、遠安縣的領導班子已經在這天上午,已經等在了遠安縣。

  在看到了從車上走下來的張一謀,熱情地把手握在了一起。

  而後面的許鑫則是捎帶手的。

  當地電視臺的人把這一幕都錄了下來,用作晚上本地新聞的頭條。

  而在老頭輕車熟路的和當地的領導寒置時,許鑫已經打量起來了這座遠安縣。

  《山楂樹》的取景地就兩處。一是青龍村,二就是遠安縣。

  青龍村是靜秋下鄉編寫教材時之用,而遠安縣則是拍攝她和老三的縣城戲。

  之所以選遠安其實很簡單。

  這座縣城的歷史真要追溯起來,其實相當相當有神秘色彩。

  首先,它是全國為數不多不對外開放的縣城。

  國人可以來,隨便來。

  但外國人想進來.....只能在相關部門的陪同下參觀一小部分。

  遠安整體是在神秘而古老的大堰原始森林之中,早在當初那個最艱難的年代,這座曾經的三國古戰場揹負著軍工廠籌備、研發的任務,一大批有志之士投身、紮根在這裡,開始

  了最光榮的秘密國防建設。

  這座縣城如今到處都能看到當年的「三線建設」的影子。

  因為其神秘的特性,以及相當具有年代感的城鎮風貌,獲得了許鑫和張一謀的青睞,決定把《山楂樹》的拍攝地放到了這裡。

  這裡的一些建築甚至都不怎麼需要改造就可以完美的符合那個年代的一切特徵。

  看的西影廠的那些服化道老師大為滿意。而到了遠安縣後,許鑫和老頭就分開了。服化道也分了兩撥人。

  許鑫親自帶著王雷他們,在和遠安縣的領導們簡單碰了個面後,就直接驅車趕往青龍村。

  而老頭則留在了

  縣城裡,開始看「學校」、「靜秋家」、「醫院」這些拍攝地。

  2月份的宜昌還處於冬天的魔法攻擊內。不算特別暖和。

  但是隻需要等到4月、5月時,天氣的氣溫就會迅速回暖,到時候就可以開拍了。

  遠安縣到青龍村有幾十公里的鄉路,談不上難走,但因為路窄,匯車等因素,許鑫帶著劇組的人到青龍村裡時,已經快中午了。

  早就得到了通知的村領導幹部已經等在了村頭。

  就在劇組選定的那棵「英雄山楂樹」那邊。

  許鑫沒那麼重的思想包袱,和大夥簡單碰個面後,面對村長的吃飯邀請,他擺擺手給拒絕了。

  一會兒再吃也不晚。

  來到了山楂樹底下,他四周看了看,帶著王雷就往遠方的山坡處走去。

  他是爬神木的二郎山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在山上瘋玩,這點山路對他來講和平地沒啥區別。

  一群人扛著攝影機就開始找許鑫心目中的鏡頭角度。

  青龍村這邊應該是剛下完一場雨,山路還有些溼滑。幾腳下去就全是泥了。

  城市裡長大的王雷還有些不適應。

  不過好在同樣走山路習慣了的村主任帶著幾個青年跟在旁邊,幫忙扛著攝影機,才不至於讓王雷太過疲憊。

  張沫因為已經來過這邊幾次了,所以還算熟悉。

  跟在許鑫身邊走著。

  而作為副導演,她很直觀地感受到了許鑫的一個......相當相當優秀的優點。

  統籌。

  他是懂調度和節省時間的。

  這一路找拍攝那顆山楂樹的角度時,張未發現,他始終在四處張望。

  而走了一段路後,忽然就停下了腳步

  篁著對講機說道:

  「薛哥薛哥。」

  薛勇,《山楂樹》的副導演之一。同時也是《立春》的副導演之一。

  跟顧常衛同為攝影導演這次被廠裡給派了過來。

  「收到收到。」

  「能看到我么?」

  「能。」

  「好,薛哥,看到我手指的方向么?」

  「看到了,指著東邊河溝的方向。」

  「對,青龍灣穿過村口的那座石橋,看到了么?在那邊,我要一箇中景機位,去找下位置。等我這邊拍完就過去。另外,道具組去那棟老房子那等我。」

  「收到明白。

  所有來的人沒有一個閒下來的。全部都開始進入了工作狀態。

  而這時候基本就能看出來張沫對於副導演工作的生疏了。

  不過沒關係。

  許鑫慢慢帶她就是了。

  「這個房子的光線改造之前,你們得把細節都給拍下來。人家這是老房子了,拆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然後等拍完按照原樣給老鄉恢復。活做得精細點,這是住人的地方。」

  「好的,許導。」

  「王哥,加一層青光濾鏡我看下......不行,青光還不太合適。我要一種蒼白一些的基調。」

  「蒼白?」

  「對,色彩乍一看是有些失真的。咱們拍攝的時候,給的遠景裡我要看到一些花......在這種蒼白的質感裡它那麼一開......顯得特別飽滿的那種顏色。這個你們得到花店確認一下,看有什麼是五月、六月開的花,拿圖給我過來......記住,不要人工種植的那種規整,就隨便撒下去

  種子,那種山花爛漫的感覺....

  「好的,許導。

  「道具,到時候得留意一下,

  那個年代搪瓷用得比較多,你們準備這種盆不太行。